阅读新闻

商界鸿儒------张 蹇

[日期:2008-12-31] 来源:  作者: [字体: ]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一户农家,寒门苦读,1894年高中状元,授六品翰林院修撰。1911年任清末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监。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授实业总长未就职,1913年出任北洋政府农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辞官南归。1917年中华农学会成立,张謇被拥戴为名誉会长。1926年卒于南通。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状元资本家”。1895年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全力投入实业救国之路。1896年,张謇力排各种阻力在家乡南通筹办大生纱厂,其后陆续创办许多重要企业,并创设淮海实业银行,形成大生资本集团,其鼎盛时期的总资本达到三四千万元,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实力最雄厚的民族资本集团。后来,由于连年混战、外商对华大量倾销商品,大生资本集团各企业负债累累,南通实业走向衰落。但张謇直接开启并促进了南通地区的近代化,南通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为全国树立了楷模。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也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謇经营实业的同时,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父教育而母实业”是他一生活动的指南。1903年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前身),此外还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为了给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张謇把师范学校的测绘、蚕桑等学科发展成为十几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显著,以后各自扩充为专科学校,1924年合并为南通大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军山气象台,既为农事测候预防,又为农学生提供实习气候的场所。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可以说,在近代文化教育领域开创“第一”的人物中,无人出其右者。

此外,张謇还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为转变社会风俗和繁荣地方戏剧,1919年他邀请了著名的导演兼剧作家欧阳予倩,在南通办起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伶工学社,并且建造了一座更俗剧场。剧场实行一些文明的规定,如观众对号入座、不许随地乱扔果皮、不许乱喊乱叫等,起到了移风易俗的积极效果。可见,张謇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在中国近代史上,确实是了不起的“早期现代化试验”。

张謇的一生,是一部悲壮的中国近代史。它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产生、发展到衰落的真实写照,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祖国危难之时,拼搏抗争的爱国情怀。胡适对张謇有着这样的评价:“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秋雨整理、编辑  2008-12-31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全球股市泪别2008 俄越中跌最惨
下一篇:保民:十七年苦追“老八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