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锐]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8-12-05 02:01
⊙本报记者 徐锐
从昔日的券商包销到如今的超额认购,随着近期股市的持续回暖,上市公司再融资也正逐步走出“寒冬”。
今日,开滦股份5612万股公开增发股上市,公司今年11月实施的公开增发计划就此圆满收官。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增发实施前,或是出于对公众投资者认购积极性的担心,开滦股份大股东开滦集团曾作出了对上述增发股份进行“兜底”的承诺,即通过网下申购本次增发4209万股,通过网上申购本次
开滦股份的成功增发并非个案。招商地产、东方电气、苏宁环球等上市公司也在11月份成功完成了各自的增发融资计划。其中,东方电气的公开增发更是受到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热捧。统计显示,包括26家基金在内的39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本次增发,其中26只基金合计配售逾2586万股,占比达78%。
而就在此前,由于股市的持续下挫及市场人气的低迷,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受到严峻挑战。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有近30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再融资方案,方式包括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但随着股价与预期增发价之间大幅倒挂,已有包括中关村、创兴置业、铜陵有色在内的逾30家公司宣布停止实施相关融资计划。
在此背景下,少数强行增发的公司在当时更是遭遇了罕见的大比例包销。今年6月,浦东建设、合加资源两公司实施公开增发,但由于投资者认购严重不足,承销团对增发股的包销比例高达76.8%和40.6%,其中浦东建设还有16.9%的增发股份被大股东的全资子公司认购,普通投资者的实际认购比例仅为6.3%。
毫无疑问,开滦股份、东方电气近期的成功增发对那些正等待发行时机的上市公司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6家上市公司的增发方案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包括凌钢股份、ST绵高在内的多家公司已获得核准发行,而按照规定,上述公司将在获得核准后6个月有效期内择机实施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