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代表的是产业资本,它们急于在股市兑现撤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营流动性收紧,利润增长减速,对下一轮经济增长信心不足。如果实体经济能够取得相对良好的成长性和回报率,大小非们就会继续持股,坐享收益。要真正缓解大小非的减持压力,我们还得仰仗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期稳定。
维护市场稳定需要市场自身的规范发展及机制性变革支持
目前A股市场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经历了70%的暴跌,又面临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和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冲击,投资者信心低落,监管层出台措施救市,维护市场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有的救市措施能增加市场的活跃度,有的救市措施能调节市场的短期供求关系及资金平衡, 有的救市措施能稳定市场的预期,短期肯定对股市“止泻”会有帮助。救市也有个量的积累过程,我们不能忽视多次利好救市的累积效应,即使它们不能彻底扭转股市已经形成的某种趋势,至少让投资者也能看到政策威力所形成的“政策底”的巨大支撑作用。因此,我们一方面希望管理层继续关注市场变化,采取强有力的一系列组合措施来稳定市场,抓住时机加快市场自身的制度性建设,促使股市早日走上稳定、健康的轨道,另一方面,让广大投资者看清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没有变且有向好的发展态势,坚定市场信心和经济发展良好预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应该继续做好规范发展的要求,即上市公司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加大透明度,规范资本运作行为。证券公司要控制风险,规范发展,对创新性业务的基础性风险尤其要加强评估和控制。
A股股指在2000点附近徘徊,整体市盈率降到16倍左右。这是否可以认为长期底部已初见端倪?虽然中国经济增速由于过热将放缓,但中国仍然能够靠推动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三驾马车”维持增长。中国国内的广阔市场,完全可以弥补出口减缓带来的影响。在财政政策上,中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还可以大幅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货币政策也可以进一步放松,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民收入的提高进而刺激农村市场需求有巨大推动作用。总的看,我国实体经济不存在衰退的风险,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长速度仍可望保持在较高的区间内,支撑股市向好发展的因素依旧没变。
经过一年时间的持续暴跌,A股市场已过度反映了经济下滑的预期。无论是纵向与历史最低水平相比,还是横向与美国标普500相比,无论是PE,还是PB,国内股市的估值已经开始具备投资价值了。我国股市已开始进入分化选股、投资的阶段。从长远看,中国人均GDP还很低,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刚刚起步,无论中国的资本市场经历多少动荡与挫折,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
为避免救市措施临时抱佛脚,我们应该在制度上如何保证救市机制化?在市场过度疯狂时,政府有责任给市场泼点凉水使其恢复理性;当市场过度恐惧甚至开始危害整个经济体系时政府则更有责任提升和维护市场信心。这就需要政府尽快研究设计一套完善有效的市场稳定机制包括制度化的救市机制、市场监控评价机制和干预机制。设立平准基金,在熊市中买进,牛市中卖出,本身就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是稳定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机制。
制度经济学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起到重大的制约作用。市场自身由于利益的诱导会产生对制度的突破,称为“诱致性制度变革”,如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出资组建“民间平准基金”的探索就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革”。此外,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改革创新进行的制度变革,这是强制性的行政行为,称之为“强制性制度变革”。如适时可能推出股指期货的制度安排。长城证券研究所研究了40多个市场的经验,结果表明,推出股指期货既不会改变市场的趋势,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股指期货会放大现货市场波动。我个人认为,目前正是推出股指期货比较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