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的陷阱(g老生)
骗子, 似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样的观点:现在,邮市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是十年以来最好的。甚至某些客观公正且令人尊重的邮市知名人士也在自己的文章中不断重复这种观点。于是,经过人云亦云的反复传播,对政策环境向好的毫无质疑的肯定性评价,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遗憾的是,这个共识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实际上,除了不公开且尚未得到证实的销毁库存之外,邮政当局损害邮人利益的政策在本质丝毫没有任何改变。
政策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制定的行动准侧。而准则是言论和行动所依据的原则。以这样的定义来审视和概括邮政当局现在所实施的政策本质,g老生所得到的结论有三个:
第一:2006年前,对邮人利益损害的政策,只做不说。如邮政官员从来没说过鼓励炒作新邮;也从来没说过不许用邮票邮寄包裹;更不会公开地宣称限制邮票的使用功能。但他们实实在在是这样做的。
第二:2006年后,对邮人利益有利的“政策”,只说不做。如恢复邮政窗口销售新邮;如半年后销毁且公布实际发行数量;如允许用邮票邮寄包裹等。而他们实实在在做的却是与2006年前一样的事情。这是一种圈钱策略的改变,此雕虫小技,蒙蔽了不少的人。
第三:各级邮政官员行动上实际执行,又得到邮政最高当局默许的政策,至今,没有本质的改变。如继续鼓励炒新;继续不允许特快专递使用邮票;继续在邮局窗口不卖新邮;继续不公布销毁邮票的品种和数量;继续不让在邮寄包裹时使用邮票等等。
如果我们承认邮市是邮政当局垄断的市场,这个市场又被实际实施的政策所主导,而政策的本质不改变,集邮者的回归就是一句空话,理性的庄家也不可能全身心介入,那么,就不要再忽悠什么大行情近在咫尺,一触即发;就不要再忽悠自己手里的品种。齐心协力的披露邮政当局实际执行的那些损人利己的政策,并不断的施加舆论压力,要求他们兑现已经承诺的政策,应该是目前邮人最明智的选择。
在现实仍然恶劣的政策环境下,不可能产生邮人期待的行情。任何对行情乐观乃至坚定的期待和宣传,乃至忽悠,即便是善意的,在目前恶劣的政策环境下,更有利于邮政当局,而不是邮票的使用者、收藏者和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