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长征>「近亲」会有表现吗﹖(杨昊谦)

[日期:2006-10-22] 来源:  作者:楊昊謙 [字体: ]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长征>系列终于面世,对于反对炒新的朋友来说,见到<长征>小型张的表现不禁出冷汗。6元的面值,市场价在10元以上,相对于2005年的小型张,<郑和>面世时便「对折」,可说是小型张之奇葩。小弟是胆小者,<长征>市价比面值高80%,实在不敢恭维。不过市场的走势非我辈凡夫俗子能预计,究竟庄家勇敢推高,还是持货者慌张逃跑,这几天便可知晓。不过作为大题材的<长征>小型张,作为编年张,甚至近期邮市的火车头,亦不为过份。另一方面,长征是红色题材之首,我们又有否留意周边的「近亲」会否受惠呢﹖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上年是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邮政为此发行邮票。「长征」、「抗战」同为党和国家重要题材。2005是中国邮票史上艰巨的一年,有人归咎于邮政的失策,将所有邮票变为小版票,市场不接纳,纷成打折票。倘<抗战胜利>于今年发行,其表现应不逊于<长征>。上年预定邮票,教人痛心疾首。可是当时果断买入,今天却有利可图。由于<抗战>的发行量在500万版左右,故市场价仍在面值附近。不过,随其题材因素,消耗应是不少。倘不想冒风险而又想入市,<抗战胜利>应为不错之选。至于其同题材小型张,市场价不及<长征>的二分一,是否值得投资,见仁见智吧!

 

<早期将领二>2005单版式表现最差的,按其发行量看为430万版,数量比<鸡公山><大连><梵净山要少。可是面值8元的它,市场价约是7.2元,9折左右。倘若是数年前,人们比较害怕政治题材。今天则不同,昔日成为花票的政治题材邮票,大都在面值以上。故此,政治题材应是其优点。阁下若留意,翻查历史,<早期将领二>大都与「长征」有关。倘若入册时,会否对其有所消耗呢﹖不过,作为长期的打折票,其存世量应不甚多。窃以为今天表现越差的品种,其升幅潜力越更巨大。可能阁下会问我有多少把握﹖对不起,能知三日事,富贵千万年。若同意小弟的见解,可留意考虑;倘觉得本人胡说八道,将它打成花票,更要多谢帮忙。

 

中国的发展,与政治关系最为密切,政治题材邮票,始终在中国有市场。回说<长征>小型张,11元是否高价呢﹖<君子兰>最高时45元,<聊三>现在13元,<长征>是否高价呢﹖如之前说<郑和><抗战>面值6元,3元开出,<长征>现价又是否合理呢﹖当时,时势不同,单从价格模拟,又有所不妥。小弟觉得,2005邮票,在2007年会有更佳表现,篇幅所限,也许日后再谈吧!不过,大家能互相尊重,不漫骂,市场才可有长足发展。国家强调和谐社会,我们也要和谐邮市啊!



阅读:
录入:杨昊谦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10月22日各地最新行情自助报价
下一篇:在“炒”言“炒”(鸣今)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