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1月13日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召开,会议总结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研究今后5年全国集邮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路和任务,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修订章程和会费收缴办法。中国邮政于11月13日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小型张1套1枚,图案以云梦秦简中的战国“黑夫”木牍为主要设计元素,寓意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思想智慧和中国集邮群星璀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小型张发行当日,会议现场设临时邮局提供邮政服务。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自1982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致力于组织各种集邮展览、讲座和培训活动,普及集邮知识,提升公众对集邮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为集邮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集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积极参与国际集邮组织的活动,与世界各国的集邮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中国集邮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中国的集邮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不禁回忆起43年前参加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往事。
1982年8月25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标志着中国集邮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集邮爱好者、集邮专家和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集邮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大会期间,与会代表就如何更好地推广集邮文化、提高集邮水平、加强国际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
此次大会在北京京丰宾馆举办,为期5天,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169人参加了会议。我作为代表之一,全程参加了会议。时任邮电部副部长成安玉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章程》,发表了《告台湾集邮界同仁书》。在8月29日举行的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出由18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理事会选举成安玉为会长,宋兴民、马任全、张包子俊为副会长,李洪义为秘书长,聘请朱学范为名誉会长。
会议上,全国各地的集邮界知名人士热情洋溢地切磋集邮技艺,所有代表都对中国集邮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彰显了中国群众性集邮活动迈上新台阶。我从小在上海长大,也是从上海开始集邮,在会上见到来自上海的会议代表马任全、唐无忌、邵林、刘广实等集邮家,格外高兴。

为庆祝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邮电部于大会开幕日发行J85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由邮票设计家刘硕仁设计,图案为“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室壁画——驿使图”。每位参会代表均收到一个大会纪念邮折,邮折上贴有这枚新发行的小型张。刘硕仁还设计了大会纪念戳,并特意写了一段文字说明,这些邮票、邮品我都珍藏至今。

大会期间,还发行了J79《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和T73《矿物》两套邮票,以及我国第一套纪念邮资信封JF1《纳米比亚日》。会议期间发行的丰富邮资票品,令会议代表欣喜不已,他们在会议间隙纷纷购买邮品,加盖纪念戳后寄给全国各地的邮友。

北京71邮政支局在京丰宾馆专门设置了代办点,发售邮品、收寄邮件,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家共享大会的喜悦和集邮的快乐时光。如今虽已过去43年,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作者:成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