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气温骤降20摄氏度,随之而来的是连续数日的湿冷,但春天的曙光已在眼前。
元宵节前后,返乡过年的邮商也陆续踏上了归程。节日的热闹氛围尚未完全消散,二月初二的龙抬头,又让此起彼伏的烟花在沪上升起,但在放烟花的群体中,已难见到邮币卡行业的从业者,感慨“方寸”行业的每况愈下。
此时的卢工邮市在沪上热闹的气氛衬托下更显冷清,这座曾被誉为“亚洲最大邮币卡交易市场”的场所,在寒潮与市场低迷的双重夹击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阵痛。市场的交易量已跌至冰点,新邮打折卖不动,老票又难寻买家,部分摊位甚至转型为“杂货铺”,兼营钱币、纪念章、旧书等,以应对邮票需求的萎缩。
节后初见的经营者们相互寒暄、互赠美食,不少摊位上都能见到来自各地的“家乡味”,商户的出摊率不足六成,卢工邮市大楼内的商户多于客户,偶尔能见到带着孩子,趁着邮市价低,来淘2024年打折年票的客户,这可比在邮局预订新邮能省下不少“银子”呢!
内场区域门可罗雀,大厅内交易冷清,邮商无所事事,估计要到3月下旬市场才会陆续恢复到节前的景象。
邮市大门外兜揽生意者倒是恢复了“营业”,随着失去信心的抛售者增加,局门路上的“游击队”都想抢先一步,用较低的价格盘下他们的库存,邮市管理部门反复要他们进场依规交易的广播警示显得苍白无力。
很多经营者在邮市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心态较好,市场人来人往,行情潮起潮落,他们什么事没经历过!面对低迷的邮市,他们认为邮票跟股票一样有涨有跌,该涨的还是会涨,并不是特别心焦。
清淡的节后邮市似乎成了“动画的世界”,《封神演义(一)》系列邮品仍在叱咤风云,小型张39元,虽有所下跌,总还在高位盘旋,套票4.5元,现《动画——葫芦兄弟》套票13元、《动画——哪吒闹海》套票13.5元、《西游记(五)》套票7.5元、《动画——〈大闹天宫〉》套票5.5元、《小鲤鱼跳龙门》套票13.5元、《小蝌蚪找妈妈》套票3.3元、《动画——黑猫警长》套票6.5元、《动画——阿凡提的故事》套票2.9元。
《西游记(五)》双连小型张邮折33元、《稻城亚丁》小型张10元、《莫高窟(二)》小型张12.3元、2024《亚洲邮展》小型张6.7元。
今年蛇年生肖纪念币的发行曾引发短暂的投机热潮,但资金撤离后价格迅速回落,暴露出市场根基的脆弱。
当前《甲辰年》龙年纪念钞和《乙巳年》蛇年纪念钞表现依然欠佳,价格微微下挫,《甲辰年》龙年纪念钞在50元左右,《乙巳年》蛇年纪念钞最低成交价仅有25元,而《乙巳年》蛇年纪念币最低12.2元成交,《京剧旦角》纪念币也回落至6.5元。
《乙巳年》蛇年生肖邮票总体表现不佳,近日,2025年已发行的3套新邮套票全部破发,其中《乙巳年》蛇年生肖邮票2.2元、小本票11元,《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套票1.9元,《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套票1元。
发行价298元的2023年本票型年册已经破发,当前市场价仅为260元,2024年本票型年册的前景可想而知。
卢工邮市的困境折射出我国集邮市场的整体颓势。自2019年起,邮政部门逐年削减邮票发行量,从2018年的1000万套降至2024年的530万套,接近1987年水平。然而,减量并未提振市场,反而因题材陈旧、打折泛滥加剧了投资者的信心崩塌。
面对实体市场的萎缩,卢工邮商正加速向线上转型。商户普遍采用微信、支付宝及数字人民币收款,并通过社群维护客户关系。场内胶带撕扯声此起彼伏,快递小哥穿梭其间,凸显线上订单已成为邮商的重要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