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分析编年票的价格体系

[日期:2011-09-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分析编年票的价格体系

    今天是2011年9月30日(周五)。

    凡是浏览过本站的网友会发现我站的编年票价格表里列出了份票面值,也许有人以为是销售参考,其实不是,这是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分析行情的依据。

    编年份票的销售价格与面值对比可以看出:2003年和2006年份票的销售价是面值的五、六倍。这是因为2006年的邮票发行最少,只有680万套;2003年的非典数量稀少,仅此一枚价格就近300元!

    1992-1996年的早期编年票市场价格是面值的2-2.5倍。这部分邮票发行量虽然很大,达到数千万套,但是由于货源已经大部分投向了市场,没有低成本货源的冲击,也没有截留主力的控盘拉高的搅和,所以收益比较稳定。

    2001、2002、2004、2005年份票售价也是面值的2倍左右。这部分货源在2006年邮政改革时候,截留货源悉数放出,虽然发行量比早起编年票少一半,但是沉淀量相对不大,所以没有大幅上涨。

    1997-1999年的份票的售价不足面值的2倍,这是因为1997年那场炒作截留新邮留下的祸根一直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末,大量的截留货源低价冲击市场,大部分邮票的的售价只有面值的几分之一,例如:面值5.40元的邮票售价不足1元!

    2007-2010年份票是截留主力囤积最多的货源。目前的售价是面值的1.3-1.5倍,收益率较低。尽管发行量只有1000万套左右,但是扛不住截留货源从各个渠道高于面值缓缓放出,抵消本应升值的空间。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明显的发现:凡是参与截留新邮投资的,其收益率是最低的,而且还要冒着低价货源冲击的风险;凡是走量少精品路线的投资者,其收益率是最大的,这就是当前市场投资的主流意识。(转载请注明毕氏邮品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9月30日纸币行情播报
下一篇:“圈钱”,还是救市?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