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7日23点整,国家邮政局关闭了集邮业务管理系统内的计算机预订功能,这表示2007年的邮资票品预订已经全部结束,逾期不再受理。许多希望在17日赶最后一班车预订小版的集邮者,因为小版控制量严格,遗憾地未能订到。
年终,尽管大部分新邮依旧打折,但是,由于部分票价远远高于面值,导致2006年新邮全年份票高于面值,有邮商从面值加价11.5元开始大量求购,一直涨到加价17元要1000套,几百套,气魄很大。一些邮商纷纷找各地集邮公司要货,公司却无货可供,原因之一,是国家邮政局依据全国的联机管理,严格控制了货源。
邮人惊奇地看到,一度几乎湮灭的年册行情,今又重来。
一、2006年年票概览
2006年新票最新价格(12月26日)
2006年共发行35种邮票(小型张、小本票各算一种),面值109元,其中打折的有22种,不打折的有13种,打折率为65%,低于往年。市场价最高的是2006年6月30日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二)》邮票,5枚面值4元,行情为16.5元,高于面值4倍多,其次是《全面取消农业税》,面值80分,行情价3元,再次是武强年画小全张,面值6元,行情价9.8元。《漓江》邮票只有782万套,是除型张外,已公布发行量的7套票中最少的,加之属于热门旅游名胜地,设计精美,故面值3.2元,行情价4元。如果全年邮票发行量公布后,它还是最低的话,就会继续升值。
06打折票折幅为1一2折,不算大。打折最多的是狗本票,8元面值,只卖6.5元。
二、2006年的筋票与俏票
《早期领导人(二)》因为是“人头票”,一般不大受欢迎。国家局控制货源,零售极少。而下边的公司为资金周转快,基本上都打折抛出,后有庄家不断收购,导致该票价节节上升,成为全年“筋票”。这种情况类似于2003年的《抗非典》票,也是由于庄家大量连续不断收购,造成年底配册奇缺而涨到400多元一版。这次的紧缺,则是上下合力造成。
武强年画小全张,从已经公布的766.8万枚发行量看,介于1989年发行的T135马王堆帛画(727万枚)与1991年发行的T162杜鹃花(930万枚)之间,这两种型张目前市场价为10元和24元,有投资者看好其前景而大量买进,因此市场供应偏紧,高于面值一倍多。
《全面取消农业税》只有1枚,总发行量只有997.9万套,每版16枚,只合60多万版,从总公司到地方公司,将不少版票制成专册出售,造成版票量紧,加上庄家收购,该版票的市场价一度高达70多元,单枚票高于面值很正常。
最近网上有人挂牌大量收集二枚一套的《金银器》邮票,由于该票属于中外联合发行,面值低(仅1.6元,市场价1.4元),外销不错,又属于珠宝题材,适合做高档产品,可能会进入俏票行列。
常言道:垃圾里面有黄金。大多人看好的狗生肖,偏偏量多而打折,被视为赔钱票的“人头票”《早期领导人》,却成为全年筋票。在尚未公布发行量的20多套票中,类似的未发掘的黑马,一定还有。投资者在热购年册的同时,不妨关注一下。只要看准了某一品种,大胆投入,悄然建仓,定有厚报。
三、年册行情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大幅增长,民间资金充足,对文化艺术品的消费追求也会同步增长。
每到年底,企业、公司都会发给一定数额的年终奖、双工资,爱好集邮的人便会到邮市购买年册与其他邮品。
年册作为礼品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每年馈赠一本年册,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固定的选择,既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显示出赠与者与受赠者良好的不凡的品位,又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功能。进入12月,礼品年册销售开始进入佳境,集团性消费和礼品消费呈火爆之势,邮票年册始终在礼品中占有很大的份额。2006年邮票年册依然会是年底礼品行情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
各地集邮公司制作的礼品年册形式多样,便会出现票源不足的问题,在向上求援无果的情况下,各地集邮公司只能通过市场途径来解决,从而为年册行情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年册票一般分为全票册,即只装全年的邮票、小型张各一套,集邮者预订的年册属于这一种,预订价170元,多退少补。另赠送一个狗小版张(目前市场价14元),考虑到这种年票市场价会在160元左右,因打折而赔钱多年的预订者终于开始赚钱了。
其二是小版册,装入全年的5个小版张,由于市场价接近翻番,属于热门邮品,公司推出的小版册肯定有附加邮品,接近或略低于市场价。
其三带有票、型张、小本票、小版与赠送狗的豪华册,溢价会更多。这是送礼的最佳年册。
还有其他的品种,例如四方连册,由各地集邮公司以及邮商各显神通自行开发。
由于回收并销毁卖不完的新票,减少了打折幅度,总体平衡,年份票高于面值,集邮者、送礼者颇感兴趣。一些邮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做起了年册生意,抢着找公司要货,一场年册大战已经开始。
四、2006年年册紧俏之谜
一是06年册紧俏,一是总发行量不大,除生肖狗票外,平均发行量只有800万套,只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集邮热增长时期的量,而目前的购买力至少比当年要大10倍,只要邮票有赚钱或升值效应,巨大的购买力就会释放出来。目前巨量资金堆积在股市,一旦股市调整或者波动,就会有资金转向邮市,有量有群众基础的06年册当为首选品种。
二是国家局通过联机网,巧妙控制住公司放货与投机行为。
全国联机,各地的公司货源、进出、库存情况一清二楚。其中的原则是实行零库存,多销售,以免再次出现压库过多长期打折而不得不大规模销毁的窘况。
严格控制套票。对公司预订,套票的结算价较高,零售票价较低。有的地方公司为降低成本,便多订零售票,指望将零售票留出一部分作为套票(年份票)。国家局卡住零售票中的某几套不给地方公司,地方公司配套票赚差价的投机也就落空了,从而有效阻止了地方公司的违规行为。事实上,某些邮商近日从公司买来的年票,许多就是缺几套的,邮商不得不在邮市上高价求购。
总源头把住了关,被扣住的几套票在市场流通量相对减少,某些票就会成为全年的筋票,市场价大幅扬升,相应配册量也就减少,不至于到年底滚滚货源严重冲击二级市场,造成大幅打折。
集邮者都会有买涨不买落的从众心理。听说2006年的年册高于面值,供应紧张,大家就想买,尤其是那些按惯例年底再到邮市买打折年册的人,会因为后悔没有预订而抢购,一些企业、公司也会作为礼品或奖励职工,大量订购含有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的邮票年册,从而导致2006年年册水涨船高。
年册大战会导致一波大行情吗?股市的赚钱效应会在邮市出现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