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邮政发行《气动邮政150周年》小型张
[日期:2025-02-18] |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2月11日,奥地利邮政发行一枚《气动邮政150周年》小型张,邮票图案为气动邮政设备及特制筒罐,面值3.50欧元。
小型张边纸为一枚气动邮政专用的邮资明信片,销票邮戳日期为1898年1月9日,边纸右下角还出现另一种特制筒罐。
奥地利于1875 年在维也纳建立了气动邮政系统,第一封经气动管道邮递的邮件于当年3月1日诞生。内径65毫米的气动管道铺设在地下约一米处,信件、明信片和电报通过这些管道以气压方式用特制金属筒罐传送,费用为20克罗伊泽尔。最初的气动管道邮递是在维也纳10个邮局之间用于递送电报,每段距离为1至3公里。从1880年起,气动邮政引入了专用的红色邮箱,每20分钟开箱一次,然后通过气动系统传送收集到的邮件。在1913年的巅峰时期,该网络由53个气动邮局组成,覆盖范围超过80公里。气动管道网络在“一战”中侥幸未被损坏,但在“二战”中却遭受严重破坏,加之电话、电传等兴起而导致该系统于 1956 年4月1日因无利可图而“寿终正寝”。气动管道邮递是一种通过地下管道内的压缩空气来运送邮件的邮政业务,它最初使用是为了快速传送电报。因为当电报在西方国家被普遍采用后,人们发现电码传送速度虽然很快,但它们被抄录在纸上后仍须由人工投递,抵消了电报快捷的优势。为此,在19世纪下半叶,欧美许多大城市采用气动管道邮递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后来逐渐扩展到递送各类邮件和小型包裹。最兴盛时曾有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美国、捷克、巴西等8个国家的近20个城市拥有气动管道邮递系统。随着电话、电传、传真和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技术的相继普及,气动管道邮递日渐式微,最终在邮政领域内退出历史舞台,前后历时达150多年。在此期间产生的封片简等邮政用品及各类戳记,引起集邮者和邮政史学者的浓厚兴趣,成为珍贵的集邮藏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