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里闲的无聊之极,于是翻开一部历史文献来猎猎奇;似乎猛然才发觉中国历代的皇帝们原来只有一个是女的,叫武则天,好生了得也!拍案惊奇了四刻钟之后,就五分纳闷起来,不禁勾起了一丝历史考据癖来。自己虽不属于科班出身,但通过拜读网易上的钩沉射影之作,也就自然地得到了一些历史研究方法的浸淫;虽说常规技术尚不入流品,可猎奇功夫还是有几回被几个上网易骂人的网友们称道过的。本想专题考证研究女皇“三围”之类的尚未被学霸们垄断的课题,忽又觉得“三围”之谈已被当代真假名腥们弄得乱七八糟了不太好进行学术分类,就只好改为考证女皇潜规则了。为了保证这一考证还有一点学术的价值,我按着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全提要的步骤,首先做了课题研究价值探索,结果让我信心抖增,原来潜规则研究正在当红,且添黄加色的,还颇有几分时尚呢。
言归正传,武则天到底有没有被潜规则呢?
说起潜规则,自然是源远流长,已然五花八门了,其中最为吸引大众和网友眼球的,莫过于权色潜规则了。可至于2008年,也无有潜规则研究协会或潜规则统计委员会暨编辑部之类的给出来一个权威定义,所以本人姑且暂为公式化处理,即:潜规则=性(交易)>性(交流)。
1、武则天可能遭遇潜规则的合理猜想之一
谁都承认的,武则天是个有上进心一心要出人头地的女子,却偏偏生在一个男权社会里,于是选妃进宫成为她实现心愿的必由之路。照今天的话头说,就是经过做秀选秀而成为超女,当时唤作“才人”。武氏别号“媚娘”,自是得天独厚,可人情冷暖也是不能不用的。尤其是以当今女子出名非潜规则一番不可的态势估测,其十之八九是要被选委几番知冷知暖的肌肤之亲了。或有疑问:古之人也兴现在流行的这一套么?那么且看昭君出塞的事迹,一个宫廷画师不就是握有左右美女命运的权柄么?唉,等闲误识毛延寿,一曲琵琶怨到今。
所以,这一边是有美貌、有野心、有机会,那一边是有权势有欲望的男人,岂能两下有求不应、孤掌难鸣?于是乎也……又或问曰:那就不怕弄出非处之身被皇上吃醋?其实,李唐王朝有着胡人习性,才不会傻冒在乎初夜权以及所谓的贞洁呢。事实也是这样的,武媚娘待选进宫前就不怕失身非处地与族亲男子大搞鱼水之欢了。顺便交代一下,当年是否流行补处手术尚有待考证,不过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无关宏旨,我们的猜想仍然可以继续合理的进行。
2、武则天可能遭遇潜规则的合理猜想之二
武则天可能遭遇潜规则的第二个权势人物是太宗太子李治。作为未来的皇上,太子的权势是不可限量的,同时太子当然也是一个男人;就太子来说,条件够了。那么,武媚娘爱太子么,爱太子胜过爱太宗皇上么?应该不会。试想武氏何等了得之人,岂止女中豪杰,简直就是豪杰中的豪杰也,哪会动情于窝窝囊囊的太子而大有性趣?实在说,以武氏之性格是注定了只崇拜太宗般的英雄的,这一点史书也多有明证,小小年纪的媚娘不就明目张胆地对老太宗投怀送抱、曲意奉承么?只是太宗内心不大喜欢这样一个性格狠烈的妇人。武氏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后,才机警地转而与当朝太子勾搭上手并有了一腿。太子虽非英雄而实有点狗熊,可权位使其能够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交易性趣。唉,旁白一句:古往今来的潜规则大概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或问,太子以其儿子身份乱伦母辈女子难道没有心理障碍么?估计没有大碍,这点不能受现代所谓的心理学家们的思维误导。如此做法也曾是历史上某些民族的习俗吧,况且李唐列位皇帝似乎从来都并不曾忌讳。如后来的玄宗皇上不就是由于父纳子媳贵妃娘娘而成就一曲《长恨歌》么;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多么张扬的事啊。
总之就是,太子是有权势的男人,能够左右女子的命运;而武媚娘在情感上并不喜爱太子只是看重其中的好处;于是做爱了。自然,这一出乱伦爱事远没有《长恨歌》的故事那么张扬;为什么?莫非是此一事过于潜规则了,或太他妈的潜规则了?
所以,我的基本结论是,武则天疑似被潜规则过。
3、武则天疑似被潜规则过的合理猜想之一
据史家公论,则天女皇先后有好些个男面首(现在的学名叫男性性工作者),具体数目尚未能一致同意,但很有点多的意思还是被基本接受的。以女皇之手段而论,想要保密此事是不成问题的,可她偏偏不避耳目任人尽知,还真有点张扬的意思呢。推想起来,这样做大有报复男人对之潜规则的意味在。且看宗昌、易之兄弟等人,一个个不就是老妪的玩偶么,岂不就是在搞男宠潜规则么。是的,这是潜意识支配的对曾经的潜规则的报复!治人治国极端理性的武则天还要如此受潜意识鼓弄,不正好表明曾经的潜规则给其内心留下了抹不掉的划痕么?
4、武则天疑似被潜规则过的合理猜想之二
进一步看,则天女皇不仅报复了男人,也报复了李氏唐朝。历史上,武则天是有一段时期改李“唐”为武“周”的;吊诡的是,后来又回归了李唐王朝。为什么要这么周而复唐地游戏一场呢?的确有些蹊跷。合理的猜想应该是,武媚娘曾经被李家皇帝潜规则过,所以现在的老媚娘要反转一下报复一下,以泄心气,以畅心意!以武氏之强人个性而言,她必定会这么做,也果然这么做了也。当然,这样做不仅是潜意识的,同时也是理性的;所以她没有走得太远,很快又回归唐朝成为李家的媳妇。说到这里,这一轮猜想可以收官了。让我再说一句:猜想有时候是没有理由的。
附注:
本论题属历史猜想学范畴,本人正在申请将其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最新分支。同时申明,历史猜想学与历史乱弹学不同,后者的历史学科地位颇有争议(按时下说法可称之为“乱弹门”PK.),且据不完整统计及特别假道消息,否定性的意见占了上风,估计没戏。
(转载:文/djr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