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最牛的假记者"等违法犯罪分子被严判重处

[日期:2008-01-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2007年全国"扫黄打非"30起重点案件

  江苏省网络淫秽色情系列案件(10起)


  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文松辉)全国“扫黄打非”办11日向全社会公布了2007年查办的30起“扫黄打非”重点案件,其中4起为全国整治“四假”(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专项行动期间查获的重大案件。

  “最牛的假记者”冯杰诈骗案、山西长治假记者李志祥诈骗案、海南非法报刊《中国法治新闻》假记者敲诈勒索案、重庆“8.29”制售非法报刊特大网络案都被坚决查办、相关违法犯罪分子受到严判重处。

  山西运城假记者冯杰诈骗案

  11月28日上午,号称“最牛的假记者”冯杰被山西运城河津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没收非法所得72100元,并处罚金75000元。详细阅读

  山西长治假记者李志祥诈骗案

  2007年1月5日,长治市郊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假记者身份的李志祥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0000元。详细阅读

  海南非法报刊《中国法治新闻》假记者敲诈勒索案

  以林明豪为首的“《中国法治新闻》海南代表处”犯罪团伙,假冒记者身份,打着“《中国法治新闻》海南代表处”的幌子,多次以在新闻媒体上曝光负面新闻相威胁的手段向有关单位、企业索取钱财、招摇撞骗,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近日,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判决林明豪等人犯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林明豪有期徒刑八年、黄金有期徒刑五年、庄帅有期徒刑三年、陈捷勇有期徒刑三年。阅读详细

  重庆“8.29”制售非法报刊特大团伙网络案

  2007年下半年,重庆市面上出现了多类以军事题材为主的非法报刊,刊载虚假新闻,进行非法销售,牟取不当利益,严重扰乱了报刊市场正常秩序。重庆市“扫黄打非”部门对此高度关注,该市公安局和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经过摸底调查,锁定了嫌疑人和涉嫌非法报刊批发地点。8月29日,重庆市公安局正式立案调查。9月7日,执法人员在渝中区菜园路20号10楼1号的重庆德林传媒有限公司查获了一特大非法报刊经营窝点,现场收缴45个品种,涉嫌非法报刊共计7万余份(册),经过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物鉴定委员会鉴定,有31个品种属非法报刊。该案的成功查获,摧毁了一个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以家族成员组成的特大犯罪团伙。

  2007年12月1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一审判决:重庆德林传媒有限公司犯非法经营罪,判处罚金40万元;潘江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0万元;彭琴被判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0万元。

  “8·29”案是全国整治“四假”(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专项行动期间查获的重大案件,摧毁了一个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以家族成员组成的特大犯罪团伙。该案是我国开展“扫黄打非”工作20年来查获的第一起涉案线索最多、涉案范围最广、利用合法渠道从事非法出版报刊活动的特大团伙网络案,也是重庆“扫黄打非”工作开展以来破获的最大案件。阅读详细

  这些案件的成功破获和及时判决是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也是“扫黄打非”部门联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打击相对接的典型案例,对制售非法报刊等经营活动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有效净化和规范了报刊市场秩序。显示出我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在依法打击“四假”(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犯罪活动方面的强硬立场。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马庆伟   来源:人民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漫游费每分钟下降0.2元成定局
下一篇:希腊妇女违抗千年禁令强闯男性修道院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