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沧海遗珠之缩普传奇 (tokushi)

[日期:2007-03-12] 来源:  作者: [字体: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他把这块璞玉拿去奉献厉王。厉王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紧接着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50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越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故事说到这里,我脑海里刹时想起一句成语:“玉不琢不起器。”璞玉尽管十分珍贵,但是还需要人们的赏识和发掘,而我们今天邮市的缩普版块,也是一块珍贵的璞玉,它的量只有2万量,又是正规邮品,但是它的出身却十分寒微,也没有多少人去宣传和炒作它,价值只是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慢慢提高,这过程应该要感谢众多发掘缩普价值的前辈。 

    今天垃圾普通缩普品种已经从30多拉升到45左右了,今年更有缩普不发行(引者注:销售方式已经明确改变,倾向于年底统一以某种类似于邮票年册的形式面世)的特大利好消息,而猴白原刀缩普更是10万多成交了,这当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缩普正在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投资。我们这些散户还该忧郁吗?我们这些新人还需要观望吗? 

    当看见缩普又一次低迷时,我们是否又心烦呢?心里是否该后悔呢;当看见缩普又一次拉高时,我们是否又眼红了?心里是否会羡慕呢。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俗话说得好:“千淘万漉皆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缩普正是会闪闪发光的金子,正是我们每人心中所追求的金子。

写于:2007年3月11日01:00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错纸片如何定位!(高长远)
下一篇:典型的狗屁逻辑!(高长远)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