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揭密:毛主席安息的水晶棺制作全程

[日期:2006-09-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发达国家能够生产石英玻璃,彼此技术封锁,谁也没制造过2米长的板材——世上就没有这样的熔炼炉。国内生产最大直径的水晶板材也就0.5米。

  毛泽东主席的水晶棺最终选取用优质天然东海水晶做原料,熔炼成大型石英玻璃板材。北京六零五厂是生产石英玻璃和硅材料的顶尖企业,北京玻璃总厂、北京六零三厂等一些单位也一起会战。熔炼大型水晶件,一般退火需等3年,才能完全消除水晶玻璃的内应力。六零五厂老技工徐兆彩发明了新工艺“打砣、模压、拼接”,解决了这一难题。约2米长、1米宽的水晶大板,是20公分见方的小水晶板一块块焊接出来的,焊接这活儿由老技工石维成来干。水晶熔点超过2000℃,必须在熔化的一瞬间完成焊接,他用氢氧焰喷射灯紧盯焊缝操作,厚厚的金属防护服上冒着烟,得专人往他身上浇水,双脚都泡在了水里。最终完成的水晶棺板材,石英粉纯度达到了“六个九”——99.9999%——至今全世界也再没有人生产出来。
  
  2、世界最难加工的水晶制件分毫不差如同光胶一般

  北京六零八厂加工这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制件,在光学史上也无前例。而如此大的材料的光洁度、平面度、平行度、几何角等技术指标,都全然没有。虽然有先进的冷加工设备,但只能加工直径1米的光学元件,尚不能对水晶大板材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等机械加工。专家们最终在北京第一机床厂找到了加工金属件的德国2米导轨精密磨床和8米龙门铣床,六零八厂和一机床厂的技术人员现场改造、加工,困难难以想象:水晶材料硬度高于金属(仅次于金刚石),几乎没有韧性且易破碎,要用直径一米、1000公斤重的粗磨盘压上去,一点点进行研磨……水晶板材的毛坯厚100毫米,要加工成厚度45毫米,需要反复翻个磨削,但吊车难以吊住,吊住也怕吊坏了……水晶板抛光时的热度高达80-100℃,一旦遇冷就会炸裂……水晶棺有5块板,但合在一起时要严丝合缝,纹丝不动,如同光胶一般——即两块板的结合面中间没有一丝空气间隙,在大气压下被“粘胶”在一起……这些在列宁水晶棺上都未曾有过。一道道技术难题被一一破解着。当时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不断,一天晚上又突发,厂房顶棚啪啪作响,刷刷往下掉东西,操作台上的工人立即退刀、停机,然后爬上机床,轻轻地趴在水晶板上——只想着千万别砸坏玻璃!

  最终,北京六零八厂加工的水晶棺样品在1976年11月27日摆到了模拟瞻仰厅,通过了抗8级地震、密封、充气、降温等诸方面的试验,与全国送来的20多个水晶棺一起“竞标”,被一举选中!当时上海送来光学玻璃棺和石英玻璃棺样品共6个;四川送来圆型水晶棺模型,内铺红毯,“红太阳”的寓意十分抢眼。

  3、北京六零八厂承担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水晶棺的内照明和光学整容,这也是创新之举

  从医学角度看,为了长期保存遗体,面部不能涂抹任何化妆材料;照明灯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处理不当,都会对遗体保存产生不良影响。而瞻仰群众想看到的,是栩栩如生、仿佛正在熟睡的毛泽东主席。专家们最终提出了棺内照明、光学整容的方案,就是利用摄影投光和配色的原理,通过在对特殊点投以彩色光线,改变人面部的胖瘦形态和面部色彩,从而使人能看到一位栩栩如生的毛泽东主席。

  中央领导小组从全国各地调来医学、物理、摄影、照明、光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对各单位提出的多种方案进行考核、评议,最后筛选出北京六零八厂的水晶棺内照明、光学配色整容方案进行实验。北京医科大学提供了一个保存了十多年的人头标本,该标本面部黑灰,皱纹很多、很深。六零八厂将它进行了投光配色,模拟瞻仰路线进行调试观察。结果这个标本竟面部红润丰满,皱纹明显减少,仿佛刚刚去世一样。光学整容方案最终获一致通过,设计师李家英至今为此而骄傲。

  光学整容内照明系统的另一个更加玄妙之处,是它的隐蔽性好,进入瞻仰大厅的群众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照明系统的微型镜头(见左图),分别固定在棺床两侧,投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反射到毛泽东主席遗体面部的不同部位。万一有一盏灯光熄灭,也不会显露出整个照明的突变。
  为保证棺内温度,照明灯采用的是冷光源,使用了当时最前沿的光纤传导技术,并根据电光源专家蔡祖泉的建议,以亮度高、色温好、使用寿命长的氙灯为光源,可靠性非常强。

  在毛泽东主席去世一周年时,他的遗体安卧到水晶棺里,迄今30年,仍栩栩如生;瞻仰人数已过亿,水晶棺仍完美如初。

  (资料提供 北京六零八厂参与水晶棺研制人员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原局长、医学博士徐静主编《伟人安息的地方》)

  


  蔡登元为毛泽东主席验定制作的眼镜,每副一支腿,分别为左卧镜和右卧镜。

  蔡登元出身于大明眼镜高级验光师之家,毛泽东主席去世前使用的放大镜、眼镜,都是他验定并组织制作的(曾在中南海毛泽东旧居展出,今存中央档案馆)。他说,放大镜口径130毫米,是1966年制作的。后来毛泽东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主刀大夫唐由之测定了视力,并与蔡厂长研究,为毛泽东主席配制树脂眼镜两副,一副看远,一副看书;上级还希望做成适于侧躺着看书看文件,最好别硌脸、硌眼。蔡厂长和几个老工人一琢磨:看书的做两副!每副一支腿!于是有了“左卧镜”、“右卧镜”,被送到中南海,一直陪伴到老人家临终。

  蔡登元告诉记者:30年前我们还为毛泽东主席设计了“光学黑板”方案——类似于今天国际会议使用的投影仪,可谓最前沿技术,那时我们并没有任何借鉴。水晶棺加工中最难的是把握平行度,其实这也是眼镜配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蔡登元日前向本报记者讲述当年加工水晶棺的情形。
  


   用水晶棺保存遗体,当年只有列宁、斯大林和胡志明,都是苏联制造的,技术完全保密

  北京六零八厂当时的党总支书记王著谦回忆,仅仅是靠驻外使馆传真过来的列宁水晶棺照片作参考,技术人员不到两天就提出了加工设计方案,并迅速用有机玻璃做了一个为1:4的模型,造型为正梯形。光学设计研究室主任任夫广说:以一定厚度的五块平面玻璃组合成的这种外形,稳重、抗冲击强度高,符合我国传统棺体形状的特征。设计的关键之一是确定水晶棺棺板的内倾角,为了保证最佳的瞻仰效果,使瞻仰群众看不到任何反射像,设计人员根据国人的平均身高、瞻仰距离以及各种照明系统的角度,进行反复计算、试验,得到了一个最佳的内倾角,有效地避开了光线反射造成的杂光干扰和虚像。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也亲自来厂指导,根据力学虚功原理,又对每块棺板的力学平衡进行了反复验证和计算,选择了一个最佳平衡点,使每块棺板之间的剪切力达到最小或零。水晶棺的实际的长、宽、高数据,精确到了百分之一毫米。后来30年的实践证实,几块棺板组合在一起后,即便缝隙之间不使用任何粘合材料,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坍塌。列宁水晶棺只有四面水晶,顶盖不透明,安装灯光向下照射。
  


  1976年加工水晶棺的图纸在这里设计绘制

  北京六零八厂起家于北京骡马市的眼镜二厂,因做工精细,1963年被港商一次定下6000副眼镜片,后来又定镜头片(被德国顶级相机蔡司批量选用)。市领导刘仁到骡马市的加工点一看:这不像厂子,要武装起来。于是拨专款建了这栋楼房厂房,并批外汇购置国外先进光学仪器设备,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等专业技术人员也陆续进厂。从国家领导人的眼镜,到中国电影厂的拍电影的光学镜头,乃至国防上用的尖端光学产品,六零八厂都曾自行研制生产。取名六零八厂,也因其保密性质。

  “文革”中,六零八厂的技术设计室在小楼下面的一间简陋平房里。1976年9月10日以后,全厂职工的眼睛都盯住这间夜夜灯火通明的设计室,盼着拿出水晶棺图纸,尽快生产。而这些技术人员创造的一些技术奇迹,在图纸上却未留名。

  北京六零八厂的这栋小灰楼至今还在幸福大街北口。

  1925年孙中山去世时,苏联政府曾经赠送过一个水晶棺,但因孙中山遗体未及时防腐而没有用上,一直放在碧云寺供人参观。北京六零八厂设计人员看到,这个水晶棺体长仅1.75米左右,棺体的外层均系镀镍的钢质,仅有内棺盖是水晶玻璃,可以透视内部。水晶玻璃较薄,很易破碎,密封性、隔热性看上去都难以保证,称不上是真正的水晶棺。

  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尸出土后,周恩来总理曾调集全国专家研究其防腐技术,主要方法是深埋、低温、避光、避氧及放置多种中草药。有些科研成果被应用于毛泽东主席遗体保护中,如低温、避光、避氧等,都通过现代化仪器实现,可谓世界独一无二,是医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协作的结晶。
  

水晶体
  


  


  1976年,北京六零八厂和北京第一机床厂的职工加工水晶棺板材,正在粗磨
  


  技术人员测量水晶棺板材厚度
  


  毛泽东主席水晶棺被北京各厂选来的工人抬入纪念堂。北京日报1977年9月曾予以报道
  


  水晶棺内设置氙灯照明光学整容30年栩栩如生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女人变心的五个表现
下一篇:佛教的性文化----交媾欢喜佛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