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短线?不做,手上每只股至少持有3个月
消息?听过,现在发现还是要靠自己分析
前几天,阿春去银行办第三方存管,拿着这位时尚MM的存折,银行工作人员愣了一下:“你的证券账号还挂在存折上啊,像你这个年纪的人很多都用银行卡了。”
从《证券直播室》到《理财赢家》,再到《经视新闻》的证券记者,一进电视台便和证券
“学校毕业后去应聘电视台主持人,原来只知道是一档益智类节目,当上后才晓得原来是让观众猜大盘点位、涨跌的趣味节目。”学播音出身的阿春说,当时她连大盘几点钟开盘都不知道,更别说节目里还经常要用到的集合竞价、买卖大单什么的专业名词。于是一本名为《股民学堂》的书成了她的理财启蒙老师。
当了几个月的理论股民后,节目突然遇到了改版,领导也对阿春的主持提出了要增加感情成分的要求。阿春说,当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股民,“与大盘共呼吸,和股民同疾苦。”于是拿着5000元,阿春拉着另一名同事去开了户。“那时才工作没多久,这点投入已经算是我积蓄中很大一笔了。”
因为主持《证券直播室》,天天和股票打交道,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整天围着阿春转,也让她把消息当作了操作指南。“最初还小赚了一点,有天一只股票吃到涨停板,算了一下等于我几个月的工资。”当时月工资只有495元的阿春和所有新股民一样,突然感觉钱来得怎么这么快,这么容易。
然而,成也消息,败也消息。兴奋了没多久,阿春迎来了“套牢岁月”,账户上的钱慢慢跌回本金,接着又坐滑梯,往3000元、2000元一路驶去。赚钱效应不再,兴趣也陡然降低了不少。除了节目需要,阿春连大盘都开始懒得看,“账户更别提了,好像每看一眼,钱会更少一点似的。”
离开《证券直播室》后,阿春一度将股票彻底遗忘。直到今年年初,又开始做证券市场的跑线记者,几年股民当下来的感觉让阿春觉得这波牛市不能错过,于是重新翻出了证券账户,而以前买进的几只股票已被打成了ST。
“我现在的投资组合是七成的股票,再加每个月定期存折,剩下的放活期户头。”谈到自己的财富隐私,阿春没有丝毫忌讳。她说自己没有买基金,因为更看好股票市场,而且觉得自己做比较有意思。
目前在阿春的股票账户上,只有4只股票。阿春说自己不喜欢天女散花似的投资方式。另一个理由是,数量少,比较方便仔细研究这些股票。但每只股票,阿春都至少持有3个月以上,“事实上,我现在账户上基本没有拿了6个月以下的股票,偶尔看大跌会补点仓。”
现在证券市场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财手段,阿春说,这让她又要开始“重操旧业”——当证券类新闻的主持人,在明年播出的《阿春八点报》中,她将和观众谈股票、基金、国债等等与大家钱袋子有关的新闻。 小强:炒股?还从来没尝试过 花钱?最适合的才是最正确的
小强很忙,忙得在“全民皆股”的时代,却保持着置身事外的状态。股票、基金,好像都与他无关。
“上半年行情好,我知道。”而小强如此有底气地说这句话,还多亏了他的招牌节目——小强热线。“在热线中,也接触到因为炒股遇到纠纷什么的。”在小强看来,今年热炒的股市和其他理财工具一样,能不能赚钱,还是得看使用它的人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只有能承担的人才可以去碰。”
小强说自己没有炒股、买基金,除了工作时间的原因,还由于自己对这个市场没有培养出兴趣。而他一直认为,大涨时,最不可能赚钱的就是跟风者。目前,小强最主要的理财方式还停留在活期+定期。
因为采访需要,小强在书画界结识了不少名人。手上也有一些朋友的墨宝,但他从来没把这些当作投资品,“这些书画是朋友的礼物,凡是和感情沾边的事都不能拿金钱来衡量的。”
和自己的赚钱方式相比,让小强骄傲的还是他的消费观。你信不信,这位名嘴居然现在还在用几百元买的NOKIA蓝屏老版手机。“我觉得手机么,只要能打电话,发发短消息就行了,其他功能对我来说,没太大用处。”
没用的,就不去买。这是小强一贯的消费观念。小强认为,好的理财观念其实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很有关系。“有些人对花3000多块去买衣服不会太在乎,但如果让他用这个钱去健身中心锻炼一年,他会很心疼。”小强说,这就是一个消费心理的问题,其实有个好的体魄,比穿什么衣服都重要。“所以对花钱这件事,最适合的就是最正确的。” |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