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援书
尊敬的上级领导、父老乡亲们!
我叫何桂云,现年55岁,已下岗10多年,我们是个不幸的家庭,几年当中灾连祸结,我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才向您们发出了这封求援信。
我的丈夫丁汉中是有着13年军龄的志愿兵,转业到社旗县汽车队,企业倒闭早已下岗,后外出打工,因出现意外,造成头部粉碎性骨折,因无钱未能治愈,现头骨缺损100平方分米,只有头皮,已成残疾人,我的婆母,年近八旬,患脑血栓后遗症,已卧床不起多年,我们千辛万苦把儿子供应到大学毕业后,心想总算有了指望,能缓解一下家庭多年的困难,可老天怎么这么不公,更大的灾难又降临到了我这个本来贫困的家庭。儿子刚找到工作两天,突然患上了尿毒症,孩子刚刚进入花季年龄,遇到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家人一时不知所措,为挽救孩子生命,我四处奔波,到处借款,亲戚邻居都跑了几遍,早已债台高筑。最后无奈,把我的肾给孩子一个,想着总有希望。谁知手术不成功,我的一家人的心血白白浪费掉了,摘去肾后,我的身体状况又明显下降,孩子现在只有靠透淅维持生命,透淅每周两次,需要500元钱左右,我拖着虚弱的身体还坚持打工,每月辛辛苦苦挣四百元钱,让孩子的生命得以短暂的延续。
如今,我这个四口之家,老弱病残,苦不堪言,为了孩子的生命,请求政府领导支持救助我们一下吧,您的一个善举就可以让我的孩子赢得一点生命的空间。
一个尿毒症孩子的母亲 大灾大难家庭的弱妇:何桂云
泣血亲情:母亲的肾在他的体内仅存活了7天(骨肉深情,感动大洋彼岸) 今年26岁的丁俊峰大学刚毕业,却被诊断出身患尿毒症。面对死亡的威胁,他的父亲、母亲争先恐后为他进行肾脏配型。最终,54岁的母亲把她的肾脏捐给儿子。然而,不幸的是母亲的肾仅仅在他的体内仅仅存活了7天……
泣血亲情:母亲的肾在他的体内仅存活了7天
“现在我只想救回儿子的命!当父母的谁不爱自己的儿女啊?”
近日,在河南社旗县城河南街居民何桂云的家里,说起为儿子丁俊峰捐肾的事情,她苦笑着对记者说道。可她又无奈地说道:“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了,已经拿不出第二次移植手术的钱了。”
噩耗:身患尿毒症
记者见到丁俊峰,他正坐在院子里翻看着书本。
“昨天才到县医院做了透析,所以今天的气色看着要好一些……”何桂云介绍说。
丁俊峰告诉记者,2006年7月,他在西安高新科技学院毕业后,到广州打工。上班仅10多天的时间,就感觉到身体非常虚弱、浑身无力、身体发肿。于是,就返回家乡来到县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出来后,他和家人如遭雷击,他被确诊患上尿毒症。
在住院期间,他昏迷了几天后被转到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医生告诉他们:如果不尽快换肾,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遵照医生的嘱咐,丁俊峰在做血透缓解病情的同时,寻找合适的肾源。由于血透每月得花费2000多元钱,难以支付这笔昂贵医疗费。当丁俊峰病情稍有好转,他就离开医院回家休养了。
拯救:娘的肾割给你
俊峰是丁家的独生儿子,今年26岁。
看着儿子每天都在生死边缘挣扎,何桂云和丈夫丁汉中左思右想,都提出要将自己的肾脏捐给儿子。
今年5月,夫妻二人来到医院配型,经过检查,配型结果出来后,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夫妻二人都配型成功。但因为其父亲的肾一个大一个小,最后决定用其母亲的肾。
“当时真的好开心,如果可以挽救他的生命,我做什么都可以,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何桂云擦着眼泪告诉记者。
肾源找到了,但手术所需的巨额手术费却如一座山重重地压在一家人的肩头。
丁汉中、何桂云分别是县运输公司、县鞋厂的下岗工人。两人没有工资,仅靠丈夫打零工挣点钱养家糊口。自从检查出患有尿毒症后,仅每周2次的透析让原本困窘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
遗憾:手术失败
亲戚和街坊邻居得知丁家的情况后,大家也默默地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10元、50元、100元……
何桂云告诉记者,这些钱都算是她借的,她一定会如数还清。
8万多元的手术费终于凑齐了。今年6月2日,何桂云母子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医院里度过了一个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日子。
几个小时过去了,丁俊峰和母亲终于从手术室出来。医生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
6月5日下午,丁俊峰疼痛难忍。于是,医生又重新打开刀口,进行检查。
6月8日,住在特护病房里的丁俊峰突然大出血——新移植的肾破裂了。无奈,医生只好摘除了新移植的肾。
“听到医生告知的消息,我们全家当时一下子就哭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何桂云回想当时的情景,仍然湿润了眼眶:“自己为儿子摘除了一个肾脏,竟然派不上用处……”
7月14日,母子带着无限遗憾只好出院了。
希冀:爸的肾也给你
“现在,每星期都要透析两次,一个月就需要2000多块钱。我摘除了一个肾,只能干些轻活。早些天就到宾馆、饭店里刷碗洗盘子,可是腰很疼痛,最后只好算了。” 何桂云告诉记者。
“俊峰的奶奶70多岁了,得的是偏瘫病,已经卧床不起3年多了。没有办法,只好把她送到亲戚家里住。”
“现在就靠他父亲出去打点零工挣点钱。可是他父亲1999年11月在南阳打工时候,不小心摔倒了,造成颅骨粉碎性骨折。后来头骨感染了,只好取下来。医生说,还要做手术把头骨补上。现在拉下了后遗症 ,每逢天阴下雨还头疼……”
“他母亲已经捐献一个肾了,我也要捐出一个肾来……”丁汉中接过话说道。
“爸、妈,下辈子我还给你当儿子,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好不?”在一旁默不做声的丁俊峰接过话,说道。
“好啊。”何桂云不禁笑了。
“尽管母亲的肾没有用上,但我要感激他们一辈子!”丁俊峰说: “等我病好了以后,我就打工还账,感谢大家!再用一生报答父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结束采访时,不善言语的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丁俊峰家人联系电话:13693877991)
昨日,美国北卡罗来那华侨蔚萌萌,从网络上看到本报《捐肾救子演绎骨肉深情》一文后,当即委托父亲向丁家捐款1000元——
骨肉深情,感动大洋彼岸
南阳日报11月21日
本报《捐肾救子演绎骨肉深情》报道11月20日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日下午,社旗县蔚港中学校长蔚平专程赶到赊店镇看望丁俊峰及其家人,并送去1000元捐款。据悉,这是丁家接到来自社会的首笔捐款。
蔚平告诉记者,当日中午,他在美国北卡罗来那一公司工作的女儿蔚萌萌给他打来电话,说她在网络上看到了本报刊登的丁俊峰一家的真情故事,十分感动。于是,她便嘱托父亲代她去看望丁俊峰一家,并代她捐款1000元。
丁家的真情故事也牵动了众多网络读者的心。南阳新闻网、大河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热心的南阳网友xuelian还将文章转到了大河论坛、南街论坛和南阳论坛等多家论坛上。名叫“大马口”的网友还发出了“苦难之家盼救助”的呼吁。
面对第一笔爱心捐款、众多读者的电话以及网友们的鼓励,丁俊峰感动万分:“谢谢所有好心的人,是你们的爱心让我在死亡边缘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会坚强地活下去,与病魔斗争,直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