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的蒋介石
日本《产经新闻》古屋奎二等人编写《蒋总统秘录——中日关系八十年之证言》,是一本蒋介石的生平传记。当时,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曾向他们提供了有关资料达四千万字,其中包括了极机密的国防、外交档案以及蒋介石日记。这套书后由台湾的《中央日报》译成中文。在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之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感谢上帝赐给我的伟大恩典和智慧”!
《蒋总统秘录》的来历
蒋介石日记分为原稿本、仿抄本和类抄本三种。
原稿本,即蒋介石在57年间每日不辍的日记原稿,皆由蒋介石亲手书就。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写日记,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1972年。1971年,阳明山一次毫无政治目的的车祸,不仅在4年后最终葬送了蒋介石的性命,也提早让他结束了自己的日记——他的右臂从此抬不起来,肌肉萎缩,再也无法提笔写字了。
仿抄本,这是蒋介石为了保存日记,请秘书人员按着自己日记的格式原样照抄的本子,连他日记本中印刷体的“天气”、“温度”两栏格式也一模一样,相当于“复制”了一本。因为当时没有复印机,所以只能用这种办法。大陆保存的蒋介石日记的仿抄本,已知只有1933年和1934年两年。
类抄本,就像今天电脑里分类管理的文档。蒋介石让人分类抄写保存的部分本人日记多达十几种,有“党政”、“军务”“文事”、“学行”、"杂组"、“旅游”、“家庭”、“气象”、“身体”,台湾保存有“困勉记”、“省克记”、“爱记”、“学记”、“游记”等五种。
“困勉记”专门抄录他在困境中的奋斗史。“省克记”模仿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遗风,辑录蒋氏的自我检讨。“爱记”收录人际关系方面的记载,并不是蒋介石婚恋和艳遇的记录,而“学记”则类归的是蒋介石的读书笔记。
台湾的这五种资料虽然保存了大量的蒋介石日记,但是,“类抄”过程中经过编者的改写,口气变了,其中有些内容是编者根据其他资料补充的,不完全来自日记。不过,它们都经过蒋介石的审阅。
《蒋总统秘录》是依据国民党以及台湾政府各有关机关现存的公文书等官方资料所编撰,是一部“中、日关系史”。
国民党为了协助这个连载的企划,无条件地提供了国民党的官方记录、总统府公文书、外交文书、战史资料、蒋介石讲词、日记、回忆录等过去从未公开过的重要文献。产经新闻则采取以这些资料为准据的方式加以编撰。
在这些文件中,活生生地纪录着一位领导者在面临到历史事件各场面的时候,所感受的愉悦或烦恼、疑虑;还有蒋介石本人在公开场合所未曾开口、而发自真心的感慨,也都常有出现在这些资料上。
再其次,是关于战争的纪录,也涉及到了很多的部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四十年之间,在中国大陆展开的战争和中国方面作战的详情,也都是第一次明白地公开出来。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中国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分别电请瑞典、瑞士,将投降之意转达中、美、英、苏四国,“日本政府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遍了全世界。
根据日本方面的资料:东京发出的英语国际广播,因为预料会受到阻碍,所以并未通过军事当局的检查,而是由外相东乡茂德核发。因为日本军事当局、尤其是陆军方面,主张决战到底,不肯让步。
就在这个广播的不久之前,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还在向国内广播说:“就算是嚼草根、啮土壤、伏尸原野,也要战斗到底!”他要大家相信:“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号召全体官兵“誓为玉碎,决不投降。”
可是国际广播,却已经飞越过前线日军的头顶,被同盟国方面所收录,以致正在和日军交战中的中国军、美、英军反而在先得到了日本投降的新闻。
在重庆山洞的国民政府主席官邸(蒋介石是当时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正在宴请新到任的墨西哥大使易斯加兰特,他还没有接到日本投降的正式报告。
宴会后,得知日本投降的蒋介石就召集了军事干部紧急会议。其实,在这一天的中午,就举行过军事会报,预料到日本将会投降,对于若干的准备措施,已经有所研讨。
蒋介石:感谢上帝
此时的蒋介石非常激动,在经过四天不眠不休、夜以继日的会议之后,蒋介石于8月15日深夜写道:
“惟有虔诚感谢上帝赐给我的伟大恩典和智慧。特别是圣经诗篇第九篇的一字一句,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验证。每一念到上帝降临给我的伟大祝福,更当奋勉戒惧。作为神的使徒,不能不善尽职责……”
圣经上记载:“外邦人陷在自己所掘的坑中,他们的脚在自己暗设的网罗里缠住了。耶和华已将自己显明了,他已施行审判。他叫恶人落入自己手作的圈套。”
恰好,帝国主义日本因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接受了审判。
对于日本投降,蒋介石1950年5月在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演讲时又说:
“在中华民国建国的当初,我们就主张:中国和日本是‘同文同种’的国家,假定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结果只是‘同归于尽’。在亚洲如果没有独立自由的日本,中国不可能单独生存;同样地如果没有独立自由的中国,日本也不能单独生存。日本因八年战争而失败了,可是获得胜利的中国,后来由于受苏联指使的共匪作乱,也同样地遭遇到了失败。同归于尽,真是不幸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