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贤内助:宋美龄帮了蒋介石三个大忙
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真实故事,身在大陆的我们知之甚少。历史的真实和公正需要时间的流逝。我读这些方面的书,越来越很强烈地感觉到,宋美龄,这位宋家三小姐有种超人的大智慧,在蒋介石的霸业里,宋美龄功不可没。缘于政治也好,缘于爱情也好,蒋宋结合确实是20世界的一段奇缘,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若无三小姐“力挺”,历史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嫁给蒋介石,是宋美龄帮蒋介石最大的忙,宋美龄使蒋的权力根基坚实了。
宋美龄嫁蒋介石的时间是1927年。这时的蒋介石,就象当年进了北平的李自成,刚刚取得党政军最高权力,但总是根基不稳。
中国是个讲究出身的国家,攫取权力和荣华富贵,仅凭个人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刘备当年就一是卖草鞋的。卖草鞋的称王做皇帝显然不够格,便先处心积虑弄了顶皇叔的帽子,称王称霸也便是自然的事了,就是篡党夺权,那也是家庭内部矛盾,算不得犯上作乱。陈胜当年是个民工,虽曾大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民工要造反终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想出让吴广装神弄鬼地狐喊“大楚兴,陈胜王”,这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就连那些梁山贼寇也特在乎出身,林冲叫林教头,鲁达叫鲁提辖,宋江就是一县府副股级干部也称宋押司。我说这么长,无非是说明蒋介石虽然成为了中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领袖,但他祖、父给他的盐贩子出身,即使个人能力再强,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全中国的政治军事领导核心还缺乏底气。与宋美龄的结合,使他成为了“总理”孙中山的连襟,并且与一大片皇亲富贾全扯了关系,蒋介石顿增底气。他们结婚第二年,张学良便东北易帜,南北对峙的局面彻底结束,蒋介石名正言顺无可争辩地走上了当时中国权力的巅峰。蒋宋的结合,双方都是付出了爱情牺牲的。为追求宋美龄,蒋介石不仅抛弃了发妻毛福美、第二任妻子姚怡诚,就连年仅21岁的陈洁如也扔了,而宋美龄当时已30岁。史学家说蒋宋是政治婚姻显然是对的,陈小姐不仅年轻而且漂亮,而且最会体贴照顾人,深得蒋介石的喜爱。蒋对陈小姐显然一直十分的愧疚,他们分手35年后,他写给陈洁如的信仍情思绵绵:“曩昔风雨同舟的日子里,所受照拂,未尝须臾去怀。”而宋美龄为了蒋介石也最终舍弃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刘纪文。
第一夫人为抗战鼓与呼,为蒋介石赢得了党心民心和国外援助。
在抗战过程中,宋美龄多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不顾危险,到战火纷飞的阵地慰问将士。特别是1932年10月12日,为到前沿阵地慰问淞沪抗战的士兵,她在车祸中受伤,断了几根肋骨,仍然坚持把慰问品送到前沿阵地并向士兵发表了演说,全体将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宋美龄曾亲自抓过国民政府的空军建设,她协助周至柔购买飞机,培养飞行员,写文章宣传航空的重要性,请陈纳德为顾问,到中国帮助整顿空军,为后来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奠立了基础。
宋美龄还有个传奇故事,就是在新疆闹独立的关键时刻,1946年宋美龄微服出塞,了解民情。一天晚上,她在迪化(乌鲁木齐)街头羊肉摊喝酒吃肉与百姓攀谈时,四五个维族青年无端要动武打人,并调戏宋美龄。陪同人员大喊是苏联人才脱险。她后来了解到的情况,为国民党中央解决新疆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既避免了矛盾恶化,又保持了中国领土完整。
宋美龄是民国时期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所有对中国来的外国使节,都希望与她见面,因为她能够把一些棘手的问题很轻意的处理好。外国特别是美国派驻中国的外交官,也包括罗斯福、邱吉尔这样的人物,都对宋美龄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在心头。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美龄积极参与对外宣传,撰写文章,发表广播演说,揭露日寇,呼吁支持中国。1942年2月蒋氏夫妇的印度之行,在与英国殖民当局会谈的同时,会见了甘地、尼赫鲁等民族领袖,发表了《告印度人民书》,主要是两大民族在道义上的互相鼓舞;1943年2月18日,在美治病的宋庆龄分别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说,赢得了巨大的赞誉, 这两次演说的主要特点是力图让美国人认为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是他们为自由而战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在参议院的即席演说中说:“基本上我们是为了同样的原因而打仗。我们两国人民有相同的理念。你们的总统向全世界宣告的‘四大自由’犹如自由之锣在我们的广大的土地上回荡。”“我向你们保证,我们的同胞愿意为了实现这些理想渴望和你们合作。”她四处演讲、活动,对争取美国人民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起了良好作用。她演讲后的第二天,罗斯福也郑重宣布即将给予中国最大的援助。这一年11月,她还陪同蒋介石到开罗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在7天的活动中,宋美龄确实非常卖力。蒋介石甚至为此特地给她颁发了勋章。1942年元旦,白宫对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美、英、苏、中)之一。”
西安事变的处理和保护张学良,不仅保住了蒋介石的性命,也保住了他的历史声誉。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内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军事解决,这无疑要将蒋介石推向死地。共产党内也有好些重要人物赞成把蒋介石杀掉。这些极端主张要是付诸实施,只能导致中国更加激烈的内战,而让日本侵略者得利。斯大林、共产国际纠正了中共的错误主张,而在南京的宋美龄和国民党其他一些领袖则制止了何应钦的错误。她毅然带领一批官员飞赴西安,在各方之间斡旋,促进了这一事件和平解决,为各派携手准备抗日战争立了一大功。
对张学良,蒋介石是又爱又恨。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这两个事件加起来,张学良对蒋介石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学良的命能够保住,完全是因为宋美龄的缘故。她向国民党特务组织下达了死命令:“谁要敢动小家伙一根指头,我定要他的命。”很多人猜测宋美龄保张学良是因为两人有过恋情。事实上,宋美龄在为蒋介石做一件大事:她知道西安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保住张学良就保住了蒋的声誉。蒋去世时,张学良对这个爱恨交加的人写了这样一副挽联,大致意思是,“关心殷切情同父子,政见之分犹如仇敌”。这些人都已做古,是非自待后人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宋美龄的干预下,蒋介石和他的手下最终没有杀张学良,蒋介石会因此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