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游:真受不了你们这帮印度女记者!
在许多关于中国的疑问中,有一个问题会让印度游客倍感迷惑: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在印度,你随便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到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帮人来。在中国的一些公共场合可能会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也存在许多空荡荡的地方。我们的政府办公室里挤满了请愿者和埋怨者,他们聚集在每个角落并在墙壁上到处涂鸦。在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浦东区的政府大楼里,除了接待人员以外,几乎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而这座21层办公大楼外的巨大广场里也人迹罕至。当你驾车驶过苏州工业园区时,只能看到一两个步行者,而几十家美国公司都在那里设立了生产和办公机构。从北京到拉萨为期两天的火车之旅中,在农村地区也看不到多少人。
两个星期之后,我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人在他们国家里之所以远远没有印度人在印度国内那么常见,是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进程表中所处的位置并且不会偏离它。在马路上,汽车行驶在划有明确标志线的中间位置,骑自行车的人骑行在路旁单独的自行车道上,而行人则在步行道上行走。在上班时间内,他们不像我们沉溺于“消耗时光”,就像我们的向导伯尼所解释的那样,他为我们印度随行女记者总是不能按时登上汽车而感到不安,“时间就是金钱。我没有时间陪伴我的父亲或者女友,我不能将时间浪费在等待中。”
我发现每当我们试图修改一项既定路线时,我们就聚集起来毫无目的地乱吵乱闹。一天晚上,我们入住的上海宾馆里想起了火警声,只有印度人和苏丹人冲到楼下的大厅里焦躁不安地吵闹,而中国人(包括宾馆前台的女孩)都在耐心地等待指示。中国人知道他们的目标,并不为外界的观点而方寸大乱或者需要向他们解释。
为什么总是把印度当作像中国一样的正在崛起的大国是另外一件令人感到迷惑的事情。中国至少领先我们一代或者两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基础设施――巨大的机场,数不尽的多层立交桥,鳞次栉比的上海摩天大楼――让我们分明感到还有许多需要我们追赶的地方。印度一位高级外交官将中国看作是一个“类固醇”上的国家。数据可以说明一切,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000美元,而印度是800美元;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是694.7亿美元,而印度只有160亿美元。
中国之所以领先这么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具有在没有巨大阻力甚至不引起争论的情况下重塑其前景和调整其政治系统的非凡能力。例如,正在准备举办奥运会的北京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数百座破旧建筑被拆除,200多家工厂被搬迁,一些主要工业设施被关闭,5万辆污染严重的出租车和3千辆汽车被取消营运资格。相比之下,在为即将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做准备的新德里,我们还在为是否砍掉一百棵数为一条高速通道让道的事情而争论不休。
-完-
后记:由于一篇文章译文莫明其妙不见了,因此该文部分内容有删节,还好,没有影响到文章要义。看来我们羡慕印度人的自由和喧嚣,印度人也羡慕我们的顺从和有序。这个世界呀,有了中国和印度是多么好玩的景象啊!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