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导弹防御计划与卫星战计划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
1.60年代的640工程。
2.80年代的863计划,主要进行基础技术的可行性论证与技术储备。
3.面对美国的TMD与NMD的威胁,现阶段主要进行对抗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案规划。
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提出“NMD”,还说了由于核潜艇而令人熟悉的“一万年”。显然,当时的中国力有不逮,一个员子弹估计已经用掉200亿人民币,国家的资源配置捉襟见肘,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国家安全,提出设想令人佩服。里根的星球大战,也是不现实的,但是美国人现在对里根推崇备至。
67年1月,召开“640”工程会议,确定5个分系统代号、各研究单位与全系统的研制,加快反导靶场与反导核弹头的研制。计划73-75年试验。
69年8月14日,周恩来批准七机部二院为“反导、反卫星总体研究院”。二院已于64年开始组织准备。
70年进行反卫星计划论证。
珍宝岛冲突后,除了挖洞,反弹道导弹计划变得急迫了。为了尽快入役,首先进行“反击二号”低层拦截试验。71年10月-72年4月进行六次1:5模型弹试验,五次成功。计划在73年中止。
74年5~6月,七机部与二院“反击三号”高层拦截计划论证会。
“反击三号”计划77年停止。当时,已经完成实践二号乙卫星计划与“反卫一号”系统总体设计与部分设备研制试验,全部成功。提出北京防区方案设想与开展天津大会战。
“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于79年8-9月两次模型弹飞行。
80年3月反卫一号停止研制,不久,邓小平中止了640计划。
640工程战略预警是7010相控雷达,70年5月研制,72年部分实验安装,74年使用,76年全面安装,77年完成。雷达可以连续跟踪10批以上目标。
110单脉冲跟踪雷达,66年研制,77年交付使用。
以上是获得的直接资料。由于计划的敏感、复杂,找到资料已经让我满足了。文革太混乱了,大型计划的摇摆,在于技术、资金、管理、政治的随意性,一直到现在,让当事人也是欲说还休,也让资料的收集极为困难。
在技术上,从侧面还是可以管窥导弹防御计划。导弹防御计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侦察、指挥、控制、情报的要求,必然要进行军事航天计划,反导、反卫星实际有密切联系。航天、太空战、导弹、核武器、雷达、情报网、防空系统、地面设施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领域,当然还有一个定向能武器系统。 O-w,,}|B}
A, ;U$j8X
航天计划也是令人困惑的,当时的计划有侦察卫星、载人航天、反卫卫星等。CZ-1(长征一号)火箭是在DF-4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DF-5导弹则发展了CZ-2与FB-1(风暴一号)火箭。FB-1多灾多难,改二级的发动机失败,用CZ-2的发动机,80年干脆用CZ-2的二级。FB-1是军用火箭,二级火箭的机动性要求无法满足,立即是多余的项目了,82年停用FB-1。CZ-2在此71年首次飞行,74年11月5日发射“尖兵一号”返回卫星失败,以后全部成功,78年,CZ-2与返回卫星技术已经成熟。
FB-1低轨道载重1.5t,69年研制,701的重型卫星工程。
72年8月10日,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3年9月18日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4年7月12日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4年以后FB-1高密度发射,一个估计是政治需要,一个估计是74年的计划调整,640等工程进度缓慢。FB-1创下9发4中的记录,上海航天局以后的型号迄今全部成功,这也是令人费解的,除了政治,估计技术要求也太高了。
FB-1的技术试验卫星,除了一吨多重,无任何资料,而CZ-2发射的卫星均有案可查。反卫一号肯定没有发射,估计技术验证已经在技术试验卫星上进行。实践二号乙卫星的用途不明,81年一箭三星,不只是导弹多弹头技术验证,显然有反卫星技术验证。一箭三星为实践2号与甲、乙型,实践2号近地点237km,远地点1622km,三星轨道相近。实践2号对空间红外特征测量,为对地侦察卫星提供技术,估计当时有导弹红外预警卫星计划,74年9月完成方案。实践2号250kg,设计寿命半年,但是因旋转过快,十二天以后失控。实践2号甲500kg,电离层测量,计划74年以后与乙型同时激活。实践2号乙“靠光学跟踪观测”,这是手上的唯一资料。莫名其妙的实践2号乙,难道是预储存指令飞行?进行过变轨机动?自杀卫星技术试验?基本肯定实践2号乙是小卫星。
640工程的重头戏是“TMD”。广义上,TMD是区域防空系统。640工程事实上是三个计划,“TMD”、“NMD”、反卫星。我认为当时在核武器计划以后,640应该是最重要的国家计划。国家战略的核心是准备核战争,核武器是最重要的,然后重点转移到640工程,但是核武器计划进展并不顺利,80年才完成DF-5试验,这可能使640工程推迟进度。如果判断正确,当时的卫星计划等,应该与640工程有密切联系。反导用核弹头,在技术上,估计参考美、苏的工程方法。反导、反卫星系统的核心是拦截弹,系统的其余部分与航天有密切联系。据此,可以拼接出640工程的大致概貌。
64年1月中央专委提出“核武器发展报告”,计划如下:
1.二机部争取70年代中期核导弹武器化。
2.七机部DF导弹72年完成,液体优先。DF-5上火箭。
3.六机部
4.中科院卫星计划。
中央65年先后批准。随后“三五”国防计划基本完成。
71~75年“四五”国防计划提出,“前三年赶上,后两年超过”世界水平。计划5年内14种航天器上天,年上天9颗卫星。
71年9月13日以后进行调整。
74年批林批孔后又大上计划,上新核武器、导弹、返卫与试验卫星。张爱萍任国防科委主任,至七机部现场办公。6月30日,毛泽东批发“关于解决七机部问题的报告”,整顿各部。七月成立导弹工业总局。
75年1月调整,上导弹核武器与331工程的东2星,加速JL-1。
以上的历史帐册,混乱。还是从技术上容易理出头绪。
反导靶场不详。导弹试验场70年完成酒泉的西北基地,战略导弹试验。66年上马华北基地,中导全程飞行、洲际与固体导弹试验。67年3月上马东北基地,中远程导弹全程飞行试验。75年5月上马太原基地。
反导核弹头没有资料。72年1月7日,Q-5空投氢弹,Q-5标准载弹量1T,估计已经实现小型化。以后的员子弹试验在76年1月23日进行20000吨级,有报道说实现弹头小型化,2000吨级。核弹头估计是当量100万吨氢弹,国外的资料显示当时有这样规模的试验,但是还有估计有一些试验失败。在时间上,73年以后的核试验的重点是装备用试验与东风系列弹头改进与装备试验。反导核弹头是否试验,没有任何资料。
卫星测控网65年上马,用于东1星的701工程,70年完成一期。
1.测轨。154-II乙单脉冲雷达、701-5无源引导雷达、多谱勒频移测速仪、比相干涉仪、光角望远镜、160电影经纬仪、150光学经纬仪。
2.微波遥测。
3.930时统。
4.717计算器数字处理。
6.控制中心,108乙计算器。
70年代中期,中、低轨道测控的二期完成。
“远望”船有新的180单脉冲精确测量雷达、331激光电影经纬仪、120微波遥测、双频测速设备。
导弹麻烦一些,没有任何数据。估计用液体燃料,因为JL-1在78年的时候,还没有解决发动机问题,高速发动机更是奢谈。当时有DF-61等一系列战略导弹计划,一般是液体动力。“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概念大约是“橡皮套鞋”的技术概念,M5以上的速度。“反击三号”高层拦截弹居然是双层拦截系统概念,显然力有不逮。“反击二号”低层拦截弹是S-300的技术概念,别的不谈,640工程的概念够超前的,毛泽东让我不敢评论,至少现在我们的导弹防御计划没有超出其规划﹗
HQ-2于70年代中期与80年代中期,先后进行试验,击落了近程地地弹道导弹(DF-1?)。HQ-2的速度是1150m/s。“反击二号”低层拦截弹与HQ-3有技术重合,奇怪的是HQ-3在74年完成定型后中止,也许有更新的计划,如HQ-4(无资料)。HQ-3用固体发动机助推,双推力液体主发动机。
863计划仍然严格保密,不过一些计划的名称已经透露。
军用战略激光武器的研制,没有任何资料。中国的激光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一些技术是领先的。据说79年越战,部队试用了激光防护眼镜,美国没有,最后技术被间谍盗窃。激光、粒子、微波武器、定向能武器,在战略级上,全世界都没有实用,即使进入工程研制,还很遥远。激光技术的专业性太强,我也无法从技术动态上得到多少启发。我们的激光技术的领先,在于60年代以后的坚决决策,直到现在,下了血本,也没有看到多少让人感兴趣的东西,虽然这是一个前景极为诱人的项目。97年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但是实用的战略激光武器还很遥远︰一是动力源问题,用核能,有一个定向问题,二是目标精确定位,这比动能弹更复杂。
99年,中国公开了一些640工程的内幕,并且考虑上马“TMD”。去年,政府文章也出现“导弹防御”这样的字眼,满城风雨才肯定,贴中国的TMD不会有麻烦了。
中国在进行区域防空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已经有一些年头了。目标是北京,还有一个可能是珠江三角洲。空军第一代自动化防空系统,75年研制,已知中程多波束三坐标,固态一维相扫三坐标,大型三坐标雷达等,还有进口雷达的民用空管网。研制S-300级别的导弹已经没有任何技术困难,如FT2000反辐射导弹。但是研制箭2级别的还有目标定位的困难,C3I的困难,毕竟综合性的工程研制与拥有技术并不是完全相同的。“TMD”还很遥远,研制新导弹耗资巨大,论证的是区域防空,不是TMD。只是FT2000与S-300明显重叠,不知道原因。是否是当时准备利用S-300技术发展自己的“TMD”导弹技术。空军上“TMD”,作战目标没有,对付穷兵黩武的印度也许是唯一现实的理由。
海军也有一个区域防空计划,进度比空军快,当时很奇怪,现在才明白原因。海军有一个“2020规划”,网上的出口转内销的消息是海军将推进到第二岛链,并且不要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