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往平壤的
列车驶进朝鲜国境,犹如走进了毛岸英身边,刘思齐不禁心潮涌动,悲情顿生。 [被屏蔽广告]很快就要见到亲人了,他可好?他安葬的地方怎么样?岸英啊,岸英……思齐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亲人的名字,直喊得泪雨涟涟。
任荣一行到达平壤后,住在我国的大使馆里,受到使馆全体
深隐于丛山峻岭之中的桧仓中国人民
他们踏着当年志愿军曾经跋涉过的足迹来到桧仓郡,然后循陵道拾级而上。任荣与刘思齐、邵华走在前面,陪同人员跟随在后,先经过“浩气长存”的牌楼来到纪念碑前,向所有的志愿军烈士默哀悼念,然后再经过耸立着志愿军烈士铜像的广场,来到位于最高处的志愿军烈士墓地。
刘思齐越往上走心跳越快,当她登上最后一个台阶时,只见一片整洁的墓群映入眼帘,在墓群的前面有一座十分显眼的单独的白色圆形墓冢。任荣指着它说:“那就是毛岸英烈士的墓。”
当看到那确凿无疑的水泥构筑的墓冢,看到那一米多高的标明“毛岸英烈士之墓”的墓碑,刘思齐的心碎了,她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事实。当想到饱受烈火摧残的毛岸英躺在冰冷的石头底下已经那么多年了,她才来看他,思念、悲痛、愧疚一起涌上心头。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抚着墓碑嚎啕大哭起来:“岸英啊,我看你来了,代表爸爸看你来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来晚了……”
刘思齐哭得撕心裂肺,泣不成声,极度的悲伤使她差点儿昏厥过去,她要把埋藏在心底对岸英深沉的爱和思念,在这短暂的瞬间全部倾泻在墓前。
任荣尽管也很悲痛,泪流不止,但他更担心悲伤过度的刘思齐和邵华哭坏身子,便和陪同人员一起多次劝她俩节哀顺变,保重
墓地庄严肃穆,周围的青松、白雪、花圈更令人荡气回肠。又过了许久,任荣和陪同人员不得不把仍在极度悲痛中的刘思齐姐妹连拉带架地搀扶起来,沿着毛岸英的墓缓缓而行,绕墓地一周。

临离开时,刘思齐又跪在毛岸英的墓前,边抽泣边捧起一把土,小心翼翼地用手绢包起来,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大家一起再次向毛岸英烈士墓三鞠躬,作最后的告别。
隔山隔水隔边关,别时容易见时难。此时此刻,刘思齐心中充满了悲切、惆怅、惋惜之情。她一步一回头地移动脚步,望着毛岸英的墓依依不舍地说:“再见了,岸英!安息吧,岸英!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尽管大家都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去做——不惊动朝鲜党和政府,然而刘思齐秘密扫墓之举还是被朝方发现了,他们从花圈的缎带上知道毛岸英的妻子来扫墓了。 就在当天晚上,朝鲜外务省的一位官员打电话询问中国大使馆:“听说上午你们有人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为毛岸英烈士扫墓,我们想了解一下,是不是毛岸英烈士的亲人来了?”
既然朝方已经了解了情况,乔晓光大使只好据实相告:“扫墓的人是毛岸英的夫人刘思齐和她的妹妹邵华。这完全是一次私人扫墓活动,不准备打扰朝鲜党和政府。刘思齐和邵华是随军事停战委员会委员任荣将军来朝的。情况就是这样,请贵方能够谅解。”
对方听完乔大使的回答,没再说什么就挂上了电话。
岂料第二天朝鲜外务省派来一位官员,提出了让朝鲜官方接见并宴请刘思齐姐妹的要求。我使馆的官员一再申述:她们此次扫墓是私人行为,不便打扰朝鲜党和政府。见我方再三坚持,朝方转而提出由朝鲜民主妇女同盟中央委员会(相当于我国的全国妇联)宴请刘思齐姐妹。
任将军和乔大使研究后认为,这是朝方作出两国友好的表示,又不是官方邀请,应可接受。于是马上将此意见报告北京,罗瑞卿很快就复电同意了,并重申:不张扬,不公布此次活动。使馆将此意见知会朝鲜外务省。
就这样,刘思齐和邵华前往朝鲜民主妇女同盟中央委员会做客,受到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朝鲜民主妇女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同志的夫人朴正爱的热情欢迎。
朴正爱在接见刘思齐和邵华时说:“感谢毛泽东主席派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时送来自己的亲生儿子,帮助我们打败了侵略者,挽救了我们的国家。朝鲜人民永远牢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
刘思齐十分感谢朴正爱委员长的盛情款待,她说:“中国人民志愿军感谢朝鲜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感谢崔庸健次帅、金应基副委员长等领导人和朝鲜人民到毛岸英墓前悼念。”

扫墓归来后,毛泽东把刘思齐叫到身边说:“思齐啊,你对岸英的那份情,爸爸心里清楚,也能理解,所以这次爸爸安排你去朝鲜看望岸英,就是让你永远地记住他。但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共产党人不主张望门守节、从一而终。你单身已过了十年,我心疼啊!你还年轻,重建个家庭,对身心
刘思齐对毛岸英的感情依然难以释怀,对自己的个人问题总是犹豫不决。 此时,刘思齐伏在毛泽东的膝头潸然泪下,她虽然没再拒绝毛泽东的关心,但她需要的是一位心胸豁达的丈夫,一位能容下她心里还有对前夫思念的丈夫。
一九六〇年春天,刘思齐二十九岁了,她从青春少女步入了而立之年。看到刘思齐的美好年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毛泽东明显地为她着急,可作为公公又不好三番五次地催促儿媳改嫁。有一天,毛泽东很机敏又很策略地处理了这件事。他趁几个儿女都在家的时候,便和他们半开玩笑地说:“你们都老大不小的了,应该考虑找对象的事情了。”
“
毛泽东招架不住了,就捂住耳朵大声说:“孩子们!不要吵了,我有个好办法!”
“啥办法?”大家静下来了,都在好奇地等着毛泽东出高招儿!
不料,毛泽东挥挥手,幽默地说:“你们都闭上
刘思齐也跟着凑热闹,笑着问公公:“要是抓住一个大黑麻子,那可怎么办呢?”
“那就听天由命吧!”毛泽东边笑边看了一眼刘思齐,意思是说,“思齐呀,我的大女儿,我的心意你还不明白吗?”
这以后陆续有人为刘思齐介绍过对象,可惜刘思齐那里依然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毛泽东只好又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语重心长地劝道:
女儿:你好!
哪有忘记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
还有就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些
父字
元月十三日

毛泽东给刘思齐的信中,充满了伟大父亲的慈爱。在毛泽东的一再关心和催促下,刘思齐终于在一九六二年初同空军航空学院教员、她在苏联
每逢节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本文选自《毛岸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