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天上飞下来的红军”:15天内克敌20万

[日期:2007-07-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诱敌深入】

1931年1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围剿”的失败,赴赣组织20万大军,再次“围剿”中央苏区和红军。4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集中主力3万多人在江西吉安东固山区待敌。时任总政委的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分析了在根据地内歼敌的有利条件后,作出用奇兵打第一仗的决定。

25天过去了,国民党军王金钰、公秉藩两师终于离开大本营富田,兵分两路向东固进发。其中公秉藩部经中洞、桥头冈、山坑向东固进击。根据这一敌情,红军总司令部发布密令,命令红三军为中路,于5月15日拂晓占领白云山一带,于16日8时前向桥头冈一线攻击前进。

【寻找小路】

开始行动的前一天晚上,红三军军长黄公略伏在一张作战地图上,寻找着行军路线,他把目光集中在了中洞这个地方。中洞是从富田到东固的必经之地,它犹如一个布袋口,如果在此设伏,就有全歼敌军的可能。可是,要先敌到达中洞很困难。据侦察,公秉藩部将于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到达中洞,而红军到达中洞,要到第二天中午了。怎么办?惟有避开大道,找出一条小路来。黄公略继续在地图上寻找,可就是找不到一条捷径。

这时,毛泽东深夜来访。他此时来找黄公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就是要从没有路中找出一条路来。如果地图上有,早就会被公秉藩控制了。”毛泽东一针见血地说。

于是,毛泽东和黄公略决定到附近村庄找向导。半夜,他们敲开了一位老人的家门。老人名叫乐伯春,年近七旬。他告诉毛泽东,在大路的南边,的确有一条地图上没标的小路,往西可以直插中洞。走这条小路要比走大路节省小半天的时间!

回到军部,毛泽东兴奋地面示黄公略:“三军改道,沿这条小路,先敌占领中洞附近的制高点,隐蔽待敌而后,关门打狗!”

【关门打狗】

由老乡带路,黄公略率领红三军抄小路火速前进,天刚亮就赶到了中洞南面的高山上,并迅速部署好兵力,居高临下,严阵以待。

上午10时许,公秉藩的部队进入黄公略的视野。自以为安然无事的国民党军,不向两边山上搜索,只顾朝大道前进,低着脑袋往“口袋”里钻。当公秉藩部后尾全部进入中洞后,黄公略一声令下,红军犹如下山猛虎,横压下来。正在行军的敌人遇到如此迅猛地侧面突袭,惊慌失措,没怎么抵抗就缴了枪。被俘虏的官兵惊呼:“红军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呀!”

这一仗,红军又一次出奇制胜。以此为导火索,蒋介石“步步为营”的20万大军,在15天内就土崩瓦解,气得蒋介石大骂部属无能。

于是就有了毛泽东《渔家傲》一词的下半阙:“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牛!“巨型阳具”耸立珠海 高5米直径60厘米(图)
下一篇:唐朝蝗虫“绝食自杀” 大臣们互相祝贺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