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是一个奇特之地,它不仅有一百年以上的殖民史,而且还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近三十年来,香港的意义越来越为国人所熟悉。不过,香港那深邃的一面仍然不为人知。现在,通过蒙敏生的影像,他所告诉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香港的繁华,还有香港的挣扎。
断面断层 1980年代,香港新界街头,反对日本篡改教科书签名活动。香港的近代史交织着国仇家恨,在香港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中,香港民众心底仍然笼罩着被殖民和被侵略的悲情,并择机释放。
1968年9月24日,香港九龙大角嘴,疲惫的卖水果少女。左上方柱子下还有一个小童睡在水果箱里,大概是姐弟或姐妹同在街头求生活吧。
1968年10月6日 这天是中秋节,作者蒙敏生和朋友们去爬山,远景就是著名的狮子山。这幅图片中正好是十二个人,蒙敏生作为摄影者不在其中。从中我们看到,当时的香港民众的生活是多元的。即便所谓“左派”,“革命”之余也有其爱好或闲情逸致。
1969年2月18日,香港长洲岛。这天是正月初二,大人小孩都是新衣新装,孩子们在玩自行车,修车人照样出摊挣生活。
1969年,蒙敏生在香港创作的置景造型摄影—“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图中的塑料桶、塑料绳在当时的大陆是十分罕见的,在香港则已经是普通的物件。其实,香港的工业起飞,塑胶工业本是一大门类。
摆拍的香港“左派”组织“搞革命”的情景,画面上的孩子为了不挡着正面的毛主席像而躺在草地上。笑着的青年抱着一个大“喜喜”字,他们在报什么喜呢?画面上营造出的“革命”在相当程度上是对大陆“文革”的戏仿,但是他们为本阶层而诉求的动机却是真实的。
1965年,粤剧《山乡风云》面世,剧中女游击队长刘琴由红线女主演。该剧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广东四邑地区中共领导的游击队与当地反动武装斗智斗勇的故事,作为经典现代粤剧颇有影响,有“北有《红灯记》,南有《山乡风云》” 之谓。
虽然她爱的目光投向的是一个西洋的布娃娃,但正是如此,其内涵有了拨动人类共同情感的普适性,整个画面充溢着美好和母性的光辉。这批作品均拍摄于1960年代。
1960年代,大澳渔村一角。海滩上是临水而建的棚屋,左上角处是盐田。大澳渔港被三涌分为两地,纵横的水道和水上棚屋构成这里的独有水乡情境,故有“香港威尼斯”之称。大澳曾是一个主要渔港和驻军乡镇,一百多年来为香港的产盐区,现今仍为宁静的渔村。
1970年代初,香港离岛上晒咸鱼的小姑娘。大澳、长州等离岛最为著名的水产是咸鱼和虾膏。
1971年9月,香港长洲岛,造渔船。长洲岛约三平方公里,以渔业经济为主,故造船业发达。传统的食品加工则有凉果、咸鱼、虾榚、梅菜等。而今传统生计日渐式微,洲民亦大部分往港岛谋生计,旅游业成为长洲主要经济来源。
1960年代,香港大澳渔港棚屋区。
传统·时尚 作为国际大都会,香港是时尚的,但也有十分传统的一面。1960年代,香港刚刚步入工业化的轨道,此时,表象的民俗样式都表现得十分完整,但人们对传统精神的倚赖程度始终较高。在精神层面,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家庭观在香港的传承要超越大陆。
1970年代中期,香港,文府喜宴上合影的青年人。内涵很传统,衣着很时尚。一色的喇叭裤,是几年后流行于大陆的先声。

1970年代,香港浅水湾沙滩。
1970年代末,港岛卜公码头。卜公码头是香港早期胜迹,建于1901年,是市民夏天乘凉的胜地,1960年代中因填海而被拆除,新卜公码头随即在新填地外建成,但亦于1990年代初消失。
孩子和老人,这是人生的两端。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的表情、衣饰、言行,可能更接近于自然天真。从他们的脸上,或许更能接近真实地观察一个社会的状态。
1960年代,两个香港贫民孩子在小黑板前面学习。
1960年代,香港街头,两位耳语的老人。
1969年2月,香港大澳,坐在简陋板屋前的老人。门口的春联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横批是“向阳花开”。
香港是山水城市,城市和田园就在山水之间。
1960年代,香港某避风塘。香港山多,香港城市建成区面积只占整个城市面积的六分之一左右。由于香港的地理特点和政府对土地开发的严格控制,城市区与乡村之间始终存在着明确的界
1970年代初,“一线天”似的拥挤的居住环境,是香港的一大特点。
1960年代末,从狮子山俯瞰九龙半岛。
1960年代,劳工的权益、福利和生活水准得到逐步的改善,但就整体而言,劳工阶层没有同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仍然处于社会的下层,但香港经济起飞的首要功臣正是成千上万拿着低薪苦干的普通劳工。 1970年代,在街头小吃摊忙碌的摊主。
1970年代,香港的有轨电车,俗称“叮当车”。1904年起,有轨电车便在港岛北部沿海岸线运行,至今仍然是香港最具效率及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叮当车”属于香港草根阶层 ,还担负着香港的怀旧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1969年,香港街头风雨人生。
1976年,老汇丰银行大厦前。汇丰银行即“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一般简称为汇丰银行,是香港的发钞行之一。时值龙年春节,所以银行大厦上有二龙戏珠图和“恭喜发财”的祝词。
红色·香港 1971年,港九劳工子弟学校运动会,富有劳工特点的团体操。

1971年,港九劳工子弟学校运动会。手风琴全部是天津产的鹦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