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登山者所需要的全部装备
作者:撰文/十一郎 赵牧 摄影/Galen Rowll/c 等 来 源: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08期
发轫于20世纪初的喜马拉雅攀登热潮,是人类登山史上的黄金时代。如果说,向珠穆朗玛挑战是这个黄金时代的序曲;那么,实施14座8000米以上独立高峰的攀登就是展开了最壮丽的乐章。无数英雄豪杰用他们难以置信的勇气,将喜马拉雅攀登热潮向地球上更偏远、更险峻的喀喇昆仑延伸,其中也包括中国西藏登山探险队以团队的方式向14座独立高峰发起的挑战。
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13人完成了登顶14座独立高峰的壮举,还有22人逼近了这个目标,其中6人在奔向圣殿的途中成为悲怆的休止符......
大发现时代的遥远注目礼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高耸着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独立高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珠穆朗玛峰。
最高大的物体,总是最容易被发现。然而,珠峰的发现,东西方有着两种不同的历史描述。国内许多学者一直把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完成的《皇舆全览图》作为人类勘测珠峰的起点,在这幅地图上,珠峰被标注为“朱母郎马阿林”。
西方学界大多不接受这个观点。原因是当时大清王朝钦天监所使用的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并不在欧洲人认可的近现代科学判断标准的知识体系内。虽然,1733年出现的《皇舆全览图》法文版本,可能是外部世界第一次知道这座山峰的存在,但第一次对珠峰进行精确高程测量,却是一个多世纪后的事了。
18世纪末,英国与沙俄在中亚展开的势力范围竞争,导致了1808年英属印度测量局开始实施测量整个印度次大陆的计划。
不过,由于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头二十年,西方人同中国西藏、锡金、不丹和尼泊尔的关系紧张,无法进入这些地区,英国人不得不从250英里外对喜马拉雅群山进行遥测。
1847年,对干城章嘉峰(Kangchenjunga)观测时,观测站负责人安德鲁·沃尔夫上校(Andrew Waugh)注意到在干城章嘉旁还有一座反射白光、更高的冰山。经过几年的漫长测算,1852年,沃尔夫宣布这座山峰的高度是8839.8米。
150多年后的人们仍然不能不惊诧于那时大地测量水平的精确,但当年的英国人仍然希望用更迫近的方式认识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那些伟大的山峰。
于是,围绕这两个伟大山脉的早期考察,便有了诸多引人入胜的细节。
无论是否喜欢,你都只能正视地理大发现的一个铁打的事实:只有行动者才能把自己写入历史,尤其是那些不但富于冒险精神、而且对科学方法有着严谨态度的探险者。
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乔戈里峰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国的登山家的这次举动,为人类登山史的黄金时代——20世纪的喜马拉雅攀登热潮,掀开了大幕的一角。
因为山在那里
热爱登山的,无人不知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是喜马拉雅攀登时期的伟大先驱。
1924年,马洛里随英国登山队第三次来到珠峰的北坡。一名随队记者在营地追问马洛里为什么还来珠峰,不耐烦的马洛里为了打发这个记者没好气地留下了他的传世名言“Because it is there”(因为山在那里),然后掉头而去。随后不久,当一片云彩飘过,马洛里和他的队友欧文就永远消失在了海拔8600米的途中。
因为山在那里!
的确, 1921、1922和1924年,英国人三次从北坡发起向珠峰的挑战,从对象选择上讲是必然的。因为那座山不但在那里,而且它还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这是人类最早攀登珠峰的尝试,它造就了喜马拉雅攀登史上的伟大先驱马洛里。但是不要忘了,没有在遥远的印度遥测珠峰,马洛里不可能知道“世界最高峰”在那里;同样,马洛里的身后,还有一个先驱亚历山大·克拉斯(Alexander Kellas)。
1921年的攀登注定磨难重重。英国人的这次侦察意识到了运输给养和系统管理在大规模集体登山方面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了“金字塔”的攀登模式(又称为“喜马拉雅攀登方式”),并为后来多数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队伍所采用。
1922年,英国人再次来到去年失败的地方。在两个月的攀登中,到达了8300米的高度。然而,5月底北坳的一次雪崩夺走了7名夏尔巴人的生命,探险活动被迫结束。
这次攀登第一次实地使用了氧气装置,并验证了氧气在超高海拔的作用,但围绕着这样做是否符合“体育精神”发生了激烈争论。氧气装置的发明者、也是队员的乔治·芬奇(George Finch)认为:反对的理由是不科学的,“他们应该有足够的意愿承认氧气确实大有用途”。坚决反对使用氧气的马洛里则将氧气的应用视作“该死的异端”。
1924年,马洛里第三次来到珠峰,他和22岁的牛津大学划船队员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e)自告奋勇担任了突击顶峰的任务。6月8日午后,马洛里和欧文从8256米的突击营地向峰顶进发,随后消失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马洛里和欧文遇难前是否登上了顶峰一直是登山界最引人入胜的一个谜,但无疑他的梦想只能留给后来者了。
一群登山者爬向珠峰西山脊
为了祖国的荣誉
喜马拉雅攀登的序曲漫长而曲折。
直到二次大战结束,耗时100多年的人类对14座独立高峰的攀登都没有取得“标志性”成功,但正像核爆炸的临界点到来一样,黄金时代的来临就像蝴蝶效应发生于不知不觉中。
未来的历史学家或登山爱好者在考察这段历史时或许会心生惊异:为什么人类成功登上的第一座8000米高峰不是一再受到挑战的珠峰,而是海拔8091米的安纳布尔纳峰(Annapurna),它恰恰是“14座”中死亡率最高的山峰——平均每两位登顶者,就有一位没能回来。
1950年,一支由莫里斯·埃尔佐格(Maurice Herzog)率领的8人法国登山队,带着3.5吨物资来到尼泊尔。他们最初计划连续攀登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和安纳布尔纳峰。由于他们携带的地图实在糟糕,影响了计划的制订,最后决定只去安纳布尔纳峰。真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经历了雪崩、恶劣天气和冲顶前的高海拔露宿之后,6月3日,埃尔佐格和路易斯·拉什耐尔(Louis Lachenal)两人沿北壁路线,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站在了8000米山峰之巅。
法国是现代登山运动的发源地,埃尔佐格在他的书中声称,“我们的攀登是为了国家荣誉”。另一位登顶者拉什耐尔对此说法不置可否。这支队伍携带了氧气设备,但仅仅用于生理测试,在整个攀登中所有人都是无氧轻装。
法国人的成功让老牌的高山探险大国英国又重新启动了冲击珠峰的计划。
英国这支队伍由17人组成,包括3名夏尔巴人。登山经验不多的军人约翰·亨特(John Hunt)上校成了这支队伍的领队,亨特在这次登山过程中,显示了非凡的精明和大局观,他不但确定了两次参加瑞士队攀登的丹增为登顶向导,还造就了登山史上的传奇人物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
1953年5月29日,希拉里和丹增登上世界之巅,这是人类登山史黄金时代的一个标志性成功。也许那个时代,不但国家荣誉压倒了个人诉求,希拉里的绅士风度和丹增的协作地位,让他们也都回避了谁首先到达顶峰的追问。
英国人从南侧首次登顶珠峰为喜马拉雅的登山热注入了强烈的兴奋剂。7年后,在一支庞大队伍和在8600多米充当“人梯”的刘连满的支持下,三位中国登山者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从北侧首次登顶珠峰。
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相继成功,迅速拉开了登顶14座8000米以上独立高峰的序幕,意大利人、日本人、美国人前赴后继地掀起了攀登8000米高峰的热潮。
1964年,中国人登上了14座8000米以上独立高峰中的最后一座——希夏邦马峰。中国人能获得“14座”中惟一首登的荣誉,显然得益于希峰是惟一全部位于中国境内的山峰这一事实,而当时中国的山峰对西方都是不开放的。
随着“14座”高山相继被成功登顶,国家因素逐渐从高山探险中消退。不过,也恰是有国家荣誉争夺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它大大加速了人类对8000米山峰的探索,并由此造就了许多超级登山家,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人科特·戴姆伯格(Kurt Diemberger),他是惟一首登两座8000米级独立山峰(布洛阿特峰和道拉吉里峰)的人。
“14座”,登山家的圣殿
在经历了以先驱马洛里为代表的喜马拉雅的“古典时期”和希拉里、丹增登顶珠峰的辉煌,“国家荣誉”渐渐退出。这时,登山高手们自然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兵团式”攀登既不经济也不明智。于是,轻装快速的阿尔卑斯式登山法被引入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
意大利人梅斯纳尔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登山家。他不仅因为第一个提出并首先完成“14座”而被写入历史,还创造了登山历史上的许多第一:第一个无氧登顶珠峰、第一次在8000米高山上纵走、第一个无协作登顶世界最高峰他的每一项纪录都是划时代的,甚至是不能被后人复制的里程碑。
梅斯纳尔给世界登山家树立了一个极具诱惑的标杆,所以,人们称他为“登山皇帝”。
倒下的和继续迈向圣殿的勇士
梅斯纳尔发动并完成的“14座”计划,已经过去了20年。
20年后,仍有不少优秀的登山家在奔向“14座”圣殿的途中。今天,完成了10座或以上的山峰的杰出登山家还有22人。其中有5名中国的藏族登山家。在这22中已有6人失去生命,再也无法继续这一伟大的征程。在通往“14座”圣殿途中倒下的人中,特别值得纪念的是一位女性--旺达.卢切薇兹(Wanda Rutkiewica).
梅斯纳尔发动的“14座”传奇虽然仍在继续,但这场由世界各国顶级登山家群星灿烂的盛大演出显然已经接近尾声。
面对登顶数字近年来的惊人变化,你就能够察觉,即使在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商业登山也已经成为主流。
不论怎样,真正热爱登山的后来者,他们一定会记住梅斯纳尔、库库奇卡、卢切薇兹、卡默兰德、卡洛斯.卡索里奥、伊努拉特基兄弟、仁那......这些伟大的名字,正是他们谱写了人类登山史上这曲最宏大壮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