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东莞教学生用安全套惹争议 老师担心教坏学生

[日期:2006-09-20]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东莞教中学生用安全套惹争议 老师担心教坏学生


主持人通过画图讲解“人是怎样生出来的”。聂奇文 摄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东莞教中学生用安全套惹争议 老师担心教坏学生

由于主讲人往往直接从性的角度进行讲解,以致为“青春健康”教育在学校开展带来较大阻力

时报见习记者 龚萍

一项以“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和性病”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健康教育目前正在东莞32个镇区的厂区和部分中学中推广开来。“现在东莞的‘青春健康’教育搞得越来越好了,尤其是今年。”主讲人东莞市性学会副秘书长张力说。尽管如此,相比厂区如火如荼的开展情况来看,在本应成为“青春健康”教育推广主体的中学群体,反而没有真正推广开来。

由于一些老师担心,“直接告诉学生怎样使用安全套”会把学生教坏,因此,青春教育也产生了“学校这块比较难拿下”的担忧。

健康教育受工人欢迎

据介绍,东莞市的“青春建康”教育早在2002年已经启动,但当时只是零零星星的在一些镇区里开展。该项教育由东莞市计生协会和性学会主办,主要针对青少年(包括厂区内的年轻人和校区学生),旨在提高他们的避孕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艾滋病和性病的防范意识,加强对生殖健康的认识。去年至今,由于“青春建康”教育摆脱了以前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开始采用自制的幻灯片教学以及新奇的游戏互动方式,两年来在各个镇区的厂区内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

由于去年以来该项教育推广有力,因此计生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目前已在32个镇区全面推广,并各自培养了不同的主持人。据悉,计生部门将32个镇区分成8个组,每组由4个主持人负责,分别下到各个厂区进行宣讲教育。东莞流动人口多,随之而来面临着流动人口的性教育问题,因此计生部门将这项教育的中心放在厂区上。

“有一次我们去一个日资企业讲课,本来说是60个工人参加,结果最后来了2000人。”东坑镇计生所谢志光告诉记者。在上周六晚上东坑先益电子厂进行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中,就有近百名员工分组参加活动。员工们通过书写回答“你现在最关心的话题”等问题参与到活动中,主持人也向员工们讲述了心理健康、性健康等知识。据了解,东坑镇计生办及计生协会将继续在企业中推广“青春健康”项目培训,力求300人以上的企业有95%普及该项培训。

不过,在厂区开展该活动,也常遇到“知识基础不同、工厂加班加点、厂区领导不接受”等各方面的难题。“有一次为了赶时间,本来2个小时的课,就被要求45分钟讲完。”谢志光说。

在学校开展阻力较大

“学校的学生知识面广,又比较活泼,开展起来应该更容易。”作为主讲人,性学会副秘书长张力原本以为,在中学里开展这项活动,应该比厂区更易发展。然而,从今年5月中旬在常平部分中学的开展情况来看,高中部的推广情况并不理想。相比之下,年纪更小的初中部反而更易接受。

张力认为,高中部可能面临着高考和升学率的压力,因此导致部分老师对于这样“宽尺度”的“青春健康”教育并未持欢迎态度。“告诉中学生怎样使用安全套,这不是在教坏学生嘛!”黄水职中某高二老师这样认为:“每个人到了青春期都会有性冲动,我们提倡的是青少年推迟首次性行为。”对这一看法,张力反驳说:“教会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才能在将来的日子里有效预防艾滋病和性病。学会使用火柴不等于让你去放火,学会避孕方法也不一定要尝试首次性行为。”

记者在主讲人的课件幻灯片上看到,其中不乏宽尺度的语言描述和图片。对此,张力解释道,这个程度的性教育,在美国8岁的孩子就可以接受了。而在中国,14岁的青少年也已可以接受。他坦言,在学校开展这一青春健康教育,阻力相对来说比较大。一方面主讲人作为医生,会直接从性的角度进行讲解;另一方面老师对他们所讲的内容持一些反对态度,认为在学校里讲这些不是很妥当。

生理课往往点到即止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近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而在东莞的大街上,手拖手的高中生并不少见。据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张信烈副主任介绍,今年初东坑某中学的初二学生因过早发生性行为导致怀孕流产,学校为正确引导学生性观念,曾经专门邀请计生部门到该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

据介绍,东莞市目前的初中和高中均开展了专门的生理健康课,大部分学校的校卫生室也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青春健康教育,或是通过印发宣传单张,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层次的青春健康教育。而在这样层次的青春健康教育,主要以人体的生殖器官的介绍和个人卫生知识为主,对于“性”大部分只是点到为止。“现在的生理教育课没有那么直接,也没有那么明显的提出问题。”张信烈这样说。

“学校里不主张谈恋爱,更别提教学生使用安全套了。”石龙三中初三年级级长杨生玲介绍道,对于“安全套”的相关知识一般只是在课堂上点到即止的一笔带过,不会涉及太多或太深。对于该不该教学生使用安全套这一问题,他认为“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直接教他们怎么用安全套,可能会起到恰恰相反的作用。因为初中学生一般都在16岁以下,这个年龄发生未婚先孕的几率比较小,因此没有必要告诉他们怎么使用安全套。针对个别有这个倾向的学生,杨老师称也会专门找他们去谈心,做思想上的工作。

对策

由教育部门主导有助活动开展

一个青少年要出远门前,中国的家长千叮万嘱的是“注意安全,路上小心”,一边还替孩子准备好旅途中必需的衣服和食物;而美国的家长可能会这样嘱咐他们:记住拿好安全套。东莞市一位性病专家给记者打了一个这样的比方。他说,在日本,从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开始进行萌芽式的性教育和性引导。相比之下,东莞在这一方面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我们肯定想继续在学校里搞下去,但是能不能实行下去还是个问题。”张信烈认为,如果教育部门对这项教育不认可不赞成不积极,那么活动就很难开展。目前为止,主办方还没有真正与有关的教育部门去商讨这个问题。

张信烈认为,青春健康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计生一个部门的问题。因此,全社会的性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完善起来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努力逐步发展起来。

培养专门的学校主持人讲课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但性在我国仍然是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东西。东莞市性学会一位性学专家主张,青少年对于性存在很强的好奇性,如果一味遮遮掩掩,反而不好。应该揭开“性”的神秘面纱,把后果摆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在学校开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反应比较好。“对我们讲的知识比较需求,而且由于接触媒体的机会多,他们了解的东西比工厂里的人更多。”张力告诉记者。

由于老师在学生中带有一定的威严性,因此如果由老师来担任课程的主讲人,工作可能不容易开展。“我们打算在学生当中培养他们自己的主持人,例如让高三的学生给高二上课,高二的学生给高一的上课。。

相关链接 艾滋病的换水游戏

“换水游戏”是国际上流行的预防艾滋病的一种宣传教育方法。

参与者每人持一个杯子和一支针管,除一人杯子里是无色的烧碱溶液以外,其余的为清水,20名参与者每人随意选择对象用针管进行杯中液体的交换,每人交换5次,随后其他6名再分别选择前20人中的一人进行液体交换,交换完毕,工作人员将特制试剂注入杯中,有半数以上的杯子中的液体变成红色。每次交换就代表一次不安全的性行为,烧碱溶液象征着艾滋病毒,这一试验说明了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与性乱的关系,提醒人们洁身自好。

本月13日,在南城区水濂社区举办的“青春健康”教育中,按照活动惯例进行了这一游戏环节。试验结果是,在20人中有17人杯中的水变了颜色,而在6人中也有人杯中的水变色。“这表示,如果进行了6次不安全的性行为,只要其中有一人携带艾滋病毒,就可能传播到17个人身上;哪怕是只进行了一次,也有可能被感染。”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身价10万元濒危动物黄金蟒落户郑州(图)
下一篇:民警坚守承诺抚育囚犯女儿助其考上大学(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