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双乳峰 |
一边是质朴瑰丽的高原文化,一边是日新月异的都市文明。
这个夏天,贵州向广东人撩开它神秘的面纱。当“国酒茅台”杯2006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决赛落脚广州,当100位选手和工作人员从大山深处走来,属于那片高原的传奇将洗净一路尘灰,向我们展示它清新的面容。
要真正体会民族与时尚相融合的美,就必须更多的了解贵州。绚烂的民族文化,是贵州的风情与魅力最主要的来源。除汉族外,以贵州为世居地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蒙古、羌和土家等17个。“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多元民族文化,形成了这片高原的多样化格局,以及灿若云锦的美丽。
穿在身上的风情—贵州民族服饰
在贵州台江县施洞镇的苗寨,女子一般每人都有10多件绣花衣裳,大多是上辈人传下来的。衣裳上面至少有七种花,或绣,或用绸条订,或织,凸绣、平绣、辫绣、破线绣,各显其能。单是那两只色泽鲜艳的“红袖子”,就要花去她们将近一年的闲暇时间。
对于一支漂泊无定的迁徙民族来说,对文化与历史飘逝、散失的担心,总是让他们想尽办法记忆传承。千万双巧手把民族的记忆浓缩在衣襟、裙摆、袖口上,成为穿在苗人身上的特殊史记。
阴历三月十五姊妹节是施洞苗家女子人比人,花比花的日子。做母亲的会替女儿准备好一切:翻出藏在箱底的银饰,用碱水重新煮过,慢慢擦亮,密密缝在绣衣上,宽大的袖子上绣满红色的图案,衣服的前襟、后背还有袖口,到处都贴满了錾花银片、银泡以及叮当作响的银铃,再配上百褶裙。还有项链、手镯和银冠———母亲一并替女儿穿戴齐整,这才真正组成了美轮美奂的施洞银衣。
银子在施洞是富贵的象征。全套银饰要一万二三千元。 清水江边的踩鼓场上,女孩们围着圆圈踩鼓。因为过重银饰的羁绊,舞姿沉稳端庄不似别处那般激扬,但有青春做伴,魂魄始终是轻盈的、舒展的、秀美的。
施洞的服饰只是苗族众多支系服饰中的一种。苗族130多个支系有不同的盛装,总体上追求华丽重彩。而布依族的蜡染裙,侗族的对襟无领无袖衣,水族的长襟衣、包头帕、系长围腰等,不同民族的服饰更是繁花似锦,各领风骚。
天星桥景区银链附潭瀑布 |
在黔东南,有个叫反排的村子就因为那里的木鼓舞而名播海内外。木鼓舞在反排人人会跳,个个能舞,是反排人生命的一部分。它刮起了一股来自山野的艺术之风,从苗岭高山跳到全国各大中城市,跳出了国门。
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由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供奉,沿袭至今。
激越的鼓点就是舞者的主节奏,在那些看似简单的踏步、腾越、翻越甚至是甩同边手的基本动作里,你能看出一种刚毅,一种矫健。在他们的舞步间,你感觉得到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用最简单的动作,传递出那种粗犷、奔放、矫健、敏捷,开如鹃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扩窝之威,跃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鸽子翻身之迅的气势。这,是贵州民族歌舞的豪放之美。
而在黔东南侗寨,时常飘进你的耳朵,让你为之沉醉的,又是代表着贵州民族歌舞妩媚之美的侗族大歌。这种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曾经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上最纯美的合声。每年,都会有无数外国游客专门到贵州,听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
对贵州许多少数民族来说,唱歌与他们生活和生命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不管是苗族飞歌、侗族大歌,还是水族的“俵啷”、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彝族的“阿且朵”……因为有着这方土地孕育的共同的旺盛生命力,这些歌声从真实的劳动和生活里袅袅飘出,此起彼伏,无限动人。
民族节庆场面 |
高大的寨墙把时空割成两段,仿佛分属不同世界。青色的石板路蜿蜒向前延伸,穿过高大的门楼,直入山寨,眼前满是百年前的老屋,被烟尘熏黄的板壁,雨水侵蚀的石板,无不浸着时光的痕迹。
这里是云山屯,贵州屯堡村寨的代表之一。
三三两两的妇人从石头房子间走过,在贵州这个多民族省份,她们的打扮很容易被当作少数民族———长袍大袖、拴围裙系腰带,头缠白帕,圆形的发髻坠于脑后,精美的首饰环珮叮当。
但这些妇人和她们的家人其实是正宗的汉族子孙,被称为“屯堡人”。
在屯堡各村寨,高筑的碉楼寨墙把寨子包围得严实紧密,狭窄巷道穿插在错落石板房间,宛若迷宫,黑洞洞的射击孔不时在某个拐角处露出———如果不是眼前这番男耕女织的平和景象,外人会真以为自己误入一座功能齐全、戒备森严的军营。
600年前,这里正是军营。朱元璋派出30万中原军士踏上镇滇之旅,在滇黔驿道的咽喉位置,即今日贵州安顺西秀区及平坝县、镇宁县一带就地驻扎,屯田戍边。这也就是今日屯堡村寨集中分布的位置。
直到今天,虽然距离江南千山万水,但住在寨子里的人认定,自己就是600年前从南京派来屯垦戍边的军人后裔。他们不仅坚持这种血缘认同,还基于严密的内部联系和文化自豪,继续保留昔日明王朝时代的诸多习俗,无论是充满江南韵味的方言,还是女人们的古老衣着。
马岭河大峡谷 |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板地乡裸戛村,是彝族千年傩戏———“撮泰吉”硕果仅存的地方。
“撮泰吉”是彝文译音,意思是“变人戏”,是表现人类发展变化的戏。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为了驱邪祟、迎吉祥。目前已被列入今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道具极是简单,最具特征的是木质面具。均以杜鹃、漆木等高山硬杂木制成,工艺粗糙,色彩单一,不用油彩精心描绘,只用锅灰涂成灰黑色。懑憨、古朴而怪诞,跟蛮荒时代的神秘轮廓和憨直线条相呼应。 “撮泰吉”的动人,还在于表演者的声音,在于他们通过声音所表达的那种身体和精神的进化与升华———那种在彝族祖先尚不会直立行走时发出的低沉的猿的叫声;那种面对困境无能为力,大喊“惹嘎阿布”向神求救的呼声;以及那种沉重的叙述彝族祖先迁徙过程的声音,那种在粮食丰收时欢乐的声音……
在贵州保存较好、相对活跃的傩文化中,“撮泰吉”只是其中之一。贵州的铜仁地区,是中国傩文化圈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被称为“傩戏之乡”。目前,贵州铜仁地区有傩堂戏班子300多个,地戏班子仅安顺市就有200多个。
中国傩文化分为四种:殷商以后逐渐绝迹的宫廷傩,现仍流传于藏区的寺院傩,独存于贵州的军傩(地戏)和广泛分布于以贵州、广西为中心的西南及两湖等地区的傩堂戏。
明、清以后,中原一带傩舞和傩戏日渐式微,相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封闭的地理因素,却使得这种古老文化习俗如鱼得水。
傩戏 |
苗家银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