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抗战史上一位让人哭笑不得的国军师长

[日期:2006-12-26]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一个是蒋介石,二个是毛泽东,三个是汪精卫,半个是王劲哉。”

1943年春季,以武汉地区汪伪军打头阵,发动了对鄂中王劲哉的进攻和围剿。这次战事是汪伪军转变职能后的第一次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大规模作战。

中国陆军第128师师长王劲哉,是抗日战争中一个特殊的人物。王原为杨虎城西北军的一个旅长,抗战初升为新编第35师师长兼开封警备司令。在徐州会战中立下战功,曾受到蒋介石传令嘉奖,并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荣誉纪念日颁予王部,命名为陆军第128师,拨归汤恩伯集团军序列。武汉会战时,汤司令将该师尚有战斗力的第382旅调去充实其他部队,第128师剩下的兵员连同轻、重伤兵共计不足一个团,受令开到湖北咸宁、蒲圻一带自行整休补充,对此,王劲哉对汤恩伯恨之入骨。

王带着他的残部来到鄂南,好一阵子也没把队伍恢复起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部队纷纷后撤;汤恩伯命令他撤退到湖南去。但他想,我现在是个光杆司令,到哪儿去都一样,便决计不买汤的帐,就呆在鄂南算了。

谁知他却等来了大好时机。

旷日持久的武汉大战后,丢失在广大战场的枪枝、弹药和各种武器不计其数,当地青壮年随手可捡几杆枪。于是,这些有了枪的人们便纠合起来,纷纷拉队伍、建组织。一时间,中原大地群雄并起,各种武装团体如雨后春笋般从长江两岸日中两军大牙交错的中间地带冒了出来。大的纠合成几千人到几万人,中的几百人到千把人,小的也有几十人。这些武装都扯起抗日救国的旗号,开展敌后游击战,

王劲哉见有这样一个大好时机,心里激动不已,决心脱离汤司令的制约和管辖,占山为王,“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斗争。

是年冬,他满怀信心地带着他那几百号人、几百杆枪,从鄂南乘虚插入敌后的沔阳地区,以铁的手腕,迅速吃掉了周兴、管子芳、周干臣、潘尚武等几股武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将队伍扩大到十五个团,不久又扩为九个独立旅,占有鄂中六个县的地盘,成为鄂中的霸主。 王师长可称得上真正的“独立”。他靠手中实力在日本人占领区建立起独立王国,实行的是王劲哉主义。

他狂妄他说:“国难当头,谁是英雄?当今中国只有三个半,一个是蒋介石,二个是毛泽东,三个是汪精卫,半个是王劲哉。我王劲哉谁的帐都不买,要学希特勒,独断独行,一往无前!”

在王劲哉住所的大厅中央,并排挂着两个人头像,一个是蒋介石大元帅,另一个是王劲哉师长。

王劲哉处处与蒋介石比高低,亲手题撰对联一幅,贴于两巨幅头像侧。上联:你蒋委员长若抗战到底;下联:我王劲哉誓死不做汉奸。

在王劲哉用自己的手段和方法筑起的那个独立王国里,他的话成为军队和民众的法规。谁违反了不但本人要被杀头,而且还观定:一人犯法,杀其全家,杀其保甲长,杀其左邻右舍,烧其旁屋。王师长的法规,就是他一时心血来潮,随口编就的十五句口号。这些法规(口号)是:

我是爱国人,爱国人是我。

我是良心人,良心人是我。

我是勤苦人,勤苦人是我。

杀少人,救多人。

杀坏人,救好人。

实行勤苦,绝对听命令。

吃饭不做事的人,是国家的罪人。

营私舞弊的人,是国家的敌人。

抗战两年,失国土大半,羞愧万分!

当了汉奸的人,儿子儿孙不能在人前说话!

听师长的话,服从我们师长的命令!

绝对能打胜仗,绝对战胜敌人!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掀起全民抗战,争取最后胜利!

王劲哉从来都是言出法随,绝不马虎。

裁缝陈某因做的子弹袋不合要求,犯了王师长“没良心”罪,被下令当着千百个老百姓的面,用刺刀捅死。第49师师长李精一的参谋副官闯入了王的领地,被判为“来摸128师底”的罪,给活埋了。王师长的老师——西北讲武堂教官刘修文千里赶来投靠他,被他下令用刺刀戳死。

为了整饬他那松松散散的军队,杀鸡给猴看,王师长突然集合队伍,宣布要杀他的亲表兄弟——第128师767团团长李保蔚。弄得李保蔚和全军官兵摸不着头脑。后来,他说出了原委,“现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对抗战不力的,惩处了一批”,于是。他也要惩办一批,杀李的理由是“***迟了两分钟开炮”,犯了王师长的“没良心”罪。

李保蔚作战勇敢,在官兵中很有影响。师部八大处长,以及驻师部的旅、团长和集合在场上的一千多官兵,一齐跪下为李求情。

王师长非要扮演一场“大义灭亲”戏不可,于是亲手将表兄弟枪毙了。第二天,不知是他良心的仟悔,还是再演“挥泪斩马谬”戏。王师长又用一口漂亮的油漆棺材把表兄弟的尸体装了,供在台子上,集合队伍开追悼会。王抱棺大哭,并致悼词,称李“是为党国而死”。

经王劲哉那一系列的杀人威摄,无论他的军队还是王“管区”内百姓心目中,只剩下个王师长,什么法呀纪呀都是假的,只要王师长需要,真是六亲不认,拿人血整风纪。王师长就是唯一的法纪。

王劲哉实行彻底的独立路线。他打着抗日旗号,实际上是抗共、抗蒋、抗日、抗汪,谁侵犯了他的王国,他就打谁。国民党的正规军和游杂部队欲染指鄂中,被他毫不客气地一顿好揍。连军统别动队金亦吾的主力也被他吃掉了;新四军第5师4团在天门遭到他袭击,双方狠狠打了一仗。王向“管区”县、区、乡长们下令,发现“奸匪”(对新四军的污称)活动和过境不报与留生人住宿者,一律处死。日本人和伪军多次跟他交锋,都被他打得哇哇乱叫。

王劲哉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企图筑成他王国的铜墙铁壁。从沔阳老城到陶家坝、施家港一带,每隔三华里修碉堡一座,十米远筑土堆一个,所谓横墙阻隔;遍地挖掘壕沟,沟深二米。在鄂中大地上纵横交错,南通北达,直抵师部核心堡垒。为了修筑工事,征伐鹿寨,见树就砍,沔阳地区的树木,被推了个光头。城墙古庙拆毁一空。民众一年到头苦于军差,炎暑寒冬还得加紧施工,被折磨致死者不计其数。

在“王国”内实行严密封锁,所有交叉路口均设有递步哨所。名为防奸防特,实际上是限制人民的活动,实行法西斯统治。递步哨都有保甲长和当地老百姓担任。

王劲哉经常指派部下化装查哨,若查出民哨不负责任者,就将其全部杀死在哨所内。一次,他叫一个老大婆提个破竹篮,篮里藏一支手枪,去一个哨所试探,哨所的人见是个蹒蹒跚跚行步的老妪,未加盘查,让其走了过去。躲藏在附近的查哨人马上走了过去,将哨所的哨民全部处死。又一次,派出一支部队伪装成日军,乘着黑夜偷偷摸向一个哨所,民哨见是日军,无力抵抗,夺路而逃。事后,这个哨所的哨民全部被抓起来杀掉……

“王国”实际上是野蛮落后的奴隶制统治。王劲哉可以得心应手地强迫民众服务干他的淫威。于是,日本人认为他很有治军治政才干。武汉警备司令官古贺太郎派了四个汉奸前来“王国”劝降,那四个汉奸拿出古贺司令官的亲笔信呈递王师长,只见上面写道:本部已请示南京最高司令长官,只要王师长投降日本,就封你做湖北二十万皇协军的总司令。

王劲哉见信大怒。在信封背面批个“死”字,又画上一把刺刀,交给一个汉奸来使。骂道:“去告诉古贺,我王劲哉的战表就是刺刀!”

其余三名汉奸,被王劲哉命令卫士推出去“用刀”。

古贺太郎火了,纠集一批日、伪军进攻王劲哉。地上用平射地轰,天上用飞机炸,然后是坦克开道,日本兵在前,伪军在后冲锋。日、伪军天上地上的火力都很猛,打得”王国”官兵抬不起头来。王劲哉急了,提着手枪跑到前沿阵地上,挥着手枪骂道:“***,那么多雀子在天上拉屎,怎么一点也没拉到我头上?不要怕飞机,尽力冲呀!”

官兵受到鼓舞、拼死战斗,打死日军四十多个,打伤一批,还有几辆坦克也陷进了壕沟。王劲哉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蒋介石认为王乱了军纪,破坏了统一;日伪军认为他是卧榻之侧的一头饿虎,都欲将其搞掉。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对王劲哉桀骜不驯的本性感到难以驾驭,遂密令第128师382旅旅长古鼎新除掉王。事成后由古升任该师师长。古鼎新为了向王表示忠心,竟将陈诚的密令告王。哪知古的这片忠心,反而使王产生了对古的猜忌。王认为受人策反的人,必有反主的可能,暗下决心要将古杀掉。

王劲哉对睡在自己身边这只猛虎,这颗定时炸弹越想越害怕,便提笔给38旅旅长潘尚武写了道手令:“潘尚武,务必严密监视古之行动,相机歼灭之。劲。”

哪知,像机器人一样听话忠实的传令兵,却是个智能欠佳的木偶,竟将38旅和382旅搞混了,把王师长这道机密得要命的手令,送交到古鼎新手上。古展读之后,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去武汉与日军联系反王投日之事。古贺见古旅长自动来降,满心欢喜,封他为汪伪军新编第6师师长。

1943年2月某日。

古贺太郎拜访驻在武汉的汪精卫政府军委会委员刘国钧,古贺道:“新近王劲哉手下劲旅古鼎新率部来降,王部实力尽为我所掌握。本军决定发动进攻,彻底解决鄂中问题。刘将军的意见如何?”

刘国钧略思片刻,答道:“鄂中江汉三角洲,是武汉皇军进出宜昌的咽喉,王劲哉盘据于此,扼住了皇军向西的发展,同时,亦对武汉核心部位构成直接威胁。因此、王劲哉这个钉子迟早都要拔掉。现在既然有如此大好时机,就应下大的决心,将其歼灭。”

日、伪军头目对歼灭王劲哉取得了一致意见。其实,刘国钧是蒋介石的人。他是由蒋介石亲自策划派遣,于1939年夏季,打进武汉日、伪军营垒以便为重庆服务。刘打入武汉后,得到当时的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茨的信任,先后担任伪军华中剿匪军参谋长;黄卫军副军长,军长;定国军军长等要职。此前,刘国钩接到军统头子康泽的秘密指示,要他想法借日伪之手,搞掉鄂中“王国”。

日军武汉警备司令部定下了打王劲哉的决心,不过,这次应根据日军大本营的对华新政策,主要由中国人(伪军)自己来打。

日军只出动了第13师团(六个大队);第40师团(六个大队;第58师团(四个大队),共计十六个大队,不到两万人。却调集了定国军、中国人民自卫军等五花八门的伪军数万,共计日伪军十万之众,配以五十架飞机助战。第一次在大战役中由伪军打头阵,开始了向“王国”的进攻。

王劲哉的部队在江汉平原上同日伪军打阵地战。结果,劳民伤财搞起来的那些碉堡工事,和沟沟坎坎,尽都变成了王军的葬身之地。

古鼎新对“王国”的布防和兵力、火力配备了如指掌,他引导着一支伪军,从王军防守的薄弱处直插王劲哉的司令部,将王劲哉活捉了。

经过十来天的战斗,王部官兵战死八千六百零四人;被俘二万三千二百十四人。

鄂中“王国”如过眼烟云,彻底覆灭了。  

附:《抗日悍将王劲哉》

八年浴血抗战中,王劲哉将军率国民革命军128师屡建奇功。他作战英勇,敌人对这个绰号“老虎”的师长既恨又怕。国民政府曾给两位“抗战殉国”的将领追封陆军二级上将,授一级青天白日勋章,一位是壮烈殉国的张自忠将军,另一位就是被出卖后落入敌手的王劲哉将军。从敌手神奇脱身的王劲哉在抗战胜利后,奔赴延安,成为中共特别党员。解放后,他先后在渭南军分区、陕西省政府、政协工作。1968年,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在政治浩劫中被迫害至死……

意外获知阳郭镇康坡村是一位抗日名将的出生地,记者忙驱车赶到位于渭南市区正南约20公里处的这个小山村。走进村落,将军的侄孙王拴正忙活着拉水浇地。

他找来家中珍藏的为数不多的将军照片,开始讲述将军的故事。由于王劲哉的战斗经历大多在外省,王拴讲述的更多是将军的生活逸事。

少年显英雄本色

王拴说,出生于1897年的王劲哉一共弟兄四人,将军为首,王拴的爷爷排行老二。

将军年少时,家里所在的旱塬上,坡陡沟深,常有狼、獾等凶猛野兽出没。每当日落西山,村民们就赶紧闭门关窗,而小名“虎子”的王劲哉对此却不以为然。为此,爷爷总是骂他“混小子,当心被狼叼去”。每次,他都不服气地顶嘴说:“走着瞧,看是狼啃我还是我啃狼。”

后来,他在一远近闻名的猎户手里,讨得一副套狼的铁夹子,偷偷安放在野兽经常出没的松林里。一日,在家睡觉的他,听见村民呼喊:“夹住狼了、夹住狼了”,就拿起一个锄头,没命地朝安放夹子的松林跑。到现场后,看着村民们只敢评头论足,不敢上前打狼。他着急地喊:“打死它,打死它”。见仍没人响应,就挥起锄头,向狼头猛打一气。最后,野狼被他打死了,人们都说他“有能耐、胆子大”。虎子想起在爷爷面前夸下的海口,就借旁人的斧子砍下一条还有余热的狼腿,猛啃一口说:“怎么还是臭的?”爷爷见状,猛一跺脚:“老王家怎么出了个你这样的精怪。”

红军的好朋友

在王拴家,记者意外见到一位名叫杨守业的渭南籍作家。他是专程来给王拴送自己撰写的关于王劲哉的书。经过多年的走访调查,他对王劲哉将军的传奇人生了如指掌。

据他介绍,王劲哉原名王步礼。父辈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长大后读书识字施行义礼。但他却对舞枪弄棒产生了兴趣,学得一身好武艺后,进入西北陆军讲武堂学习。1925年,王劲哉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于右任、胡景翼领导的陕西靖国军并任连长。1929年,王劲哉入杨虎城部17路军任营长,1930年在乾县剿匪中,王劲哉因战功卓著升为团长。1932年17师师长孙蔚如部驻甘肃,攻打定西城时,王劲哉搭云梯攻城,三上三下,口叼大刀,城上敌匪惊呼:“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兵,”慌忙弃城逃走。51旅旅长赵寿山赞他:“像老虎一样”。从此,“王老虎”的威名,响彻秦陇大地。

1935年,王劲哉被提升为38军17师49旅旅长,驻防陕北富县、甘泉。其间,西北军、东北军与红军关系改善,言和休战。49旅设“交通站”,为中共输送物资、人员,在富县暗地为红军架设电台。周恩来、李克农等红军领导人曾称赞王劲哉旅长为红军的“好朋友”。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王劲哉力主杀蒋,并亲赴西安,当面质问杨虎城为何放蒋。眼看着蒋介石被送回南京,西北军四分五裂,王劲哉召开营级以上军官会议,他说:“最早,咱们跟随杨虎城在陕西地面上和北洋卖国贼斗,现在中国乱成一锅粥,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真蠢啊!看看咱们的邻居,朱毛红军穷得响丁当,可人家不打内战。中国人该有这个脑子”;“裤裆里带把的都跟老子去打日本去”。这样,王劲哉率领自己的部队,渡过黄河,开赴晋南中条山抗战最前线。

率部痛击日寇

王劲哉带领的49旅二千余名将士中,大部分是和他同时期弃家别子的“关中冷娃”。在日本法西斯大举侵犯中国,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失陷,潼关、渭南、西安告急的危急关头,他们在中条山上和日寇展开血战。

在攻打沅曲城的战役中,王劲哉部面对人数相当的敌人,先在城外伏击了小股日寇,然后强攻龟缩在沅曲城内的敌人。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一名营长身披一床水淋的被子,抱着炸药包去炸城墙,敌军射手用机枪射中了这名营长。他三处受伤倒下,怀里仍死死搂着炸药包……战斗打了三天,双方均死伤很多士兵。此后,敌人调兵遣将从河南、河北抽出兵力到晋南对付49旅。面对时局,王劲哉适时提出“游击战”的战略思路,将部队化整为零,把每个丛林、村庄都变成了日寇丧命的战场。

统计,在中条山附近的战区里,王劲哉率领的49旅将士,和日军共进行了大小战役20余次,王劲哉逢战必身先士卒、赤膊上阵,斩敌首百余。他们和其他抗日部队沉重地打击日军,打破了日本法西斯进犯陕西关中的美梦。

威震中原大地

1937年冬,长腿将军刘峙失守保定、石家庄。溃不成军的刘峙欲借王劲哉部队壮大自己的声势,遂托一陕籍将领关麟征邀王劲哉编入他的部队。王劲哉提出条件:“要编为正式国军,并任开封警备司令”。刘峙连忙答应。王劲哉即赴开封,改换装备,领取粮饷,职务军衔为35师少将师长,任开封警备区司令。

王劲哉部驻防开封,遭遇一枪未放丢弃山东的韩复榘和南京失守溃退下来的国民政府政要人员眷属。这些人在开封为非作歹,发国难财,强占民宅,奸污妇女,焚烧商店,作恶多端,不服管教,弄得开封市的市民叫苦连天,无法生存。王劲哉为整顿开封抗日环境,先后下令捉拿为非作歹者数百人,在开封广场集中起来,让士兵一一捅死。此举果然奏效,不久开封便成为敌战区模范城市。王劲哉又协助武汉政府,冒死激战韩复榘手枪队,抓捕韩复榘,解送至武汉,韩被武汉政府处死!

在开封的日子,王劲哉命令部队驻扎在城外,命令官兵们无事不得进城,不能扰乱市民的正常生活。凡进城办事的官兵须持“入城证”方能进城。王劲哉一下子成了群众拥戴的“老虎将军”,名震中原大地。

1938年春天的台儿庄大战,李宗仁以40万绝对优势兵力与日军决战,战斗异常残酷。日寇动用飞机、大炮、坦克强行占据台儿庄城三分之二,李宗仁部死守三个月,弹尽粮绝,斩杀日寇2万。日敌认为李宗仁丢了他们的脸,派出大部队追杀李宗仁。王劲哉闻讯后,率数千将士,支援台儿庄外围,阻击追杀李宗仁部日军,终使李宗仁将军安全脱险。在国民军的抗战史,此战役称之为曹州解围战。

一系列的骄人战绩,蒋介石也不得不另眼相看王劲哉。王劲哉得到了一枚特别颁授的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大勋章。他的新编第35师也被改编为中央陆军128师,成为200个正规师之一,王劲哉任中将师长。随后,这支部队立即投入到空前绝后的武汉大会战中,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

开创乱世好风气

由于蒋介石对王劲哉在西安事变时的“杀蒋”态度耿耿于怀,128师的军饷常被克扣。身为师长的王劲哉,看着缺衣少粮、装备缺乏的部队,毅然决定脱离国民党,率部队到江汉平原一边休养生息,一边游击抗敌。

在江汉平原,王劲哉的部队与当地日军对垒五年,毙死、伤日伪军数千人,曾创下了阵地战一役击毙日寇一千五百人的辉煌战绩。敌军头目每言及王劲哉,浑身打颤。

为了改变当地混乱的治安状况,他首先处决了一批野蛮凶残、人见人惧的顽劣之徒。群众莫不拍手叫好。此后,农工商妇学等抗日团体相继成立,形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团结打日本的局面。在乡下,王劲哉倡导实行乡保联甲行政体制,对安分守己的工商户和种地渔户实行低赋税,128师的伤残官兵参与当地政治管理,既养护了兵力,又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

新秩序的建立,开创了当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气。江汉平原呈现出少有的好局面。

与此同时,王劲哉派人回渭南招兵,提出“关中冷娃啥不怕,要把日军消灭完”的口号,他说:“江汉是武汉的外围,又是陕西的南大门,保住它,就保住了咱的家园,128师宁死不当亡国奴!”一时间,渭南、二华、临潼千余名爱国赤子,背井离乡,千里跋涉,跟随王老虎打日本。

王劲哉还在1940年,自建兵工厂,开设学校训练队伍,与新四军结为友好。

赴延安投身革命

当王劲哉的部队在江汉平原屡屡大捷后,1943年,王劲哉制定出收复汉口的冒险计划,不料部下中有人叛变,将部队驻防拍成胶卷偷送给日寇,敌人集中五路部队共10万兵力,对其进行围剿。王劲哉不幸兵败被俘,后被押至武汉、南京,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翻墙逃出敌人的魔窟。

此后的王劲哉又做了一系列的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后回到故乡康坡村隐居起来。以为他牺牲的国民政府,“追封”其陆军二级上将,授一级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王劲哉态度骤变,胡宗南将其诱至西安,投放于大雁塔监狱。1945年冬,胡宗南押解王劲哉去南京,在户县机场登机时,机场旋风大作,飞沙走石,飞机无法起飞。王劲哉将军趁上厕所越墙逃脱,北渡渭河,派人与王世泰司令联络,北去延安,会见毛泽东。中共中央任命王劲哉为陕西自卫纵队军总司令。1948年,王劲哉被中共中央北局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1949年他随军到关中,任渭南军分区副司令员。1952年调陕西省人民政府任参事室主任参事,曾任陕西省一、二届政协委员、常委。1968年春,王劲哉遭到批斗,不久病故于西安,终年72岁。

人们不会忘记

据作家杨守业介绍,抗战期间,日本飞机曾轰炸渭南城区9次,共出动飞机60余架,死伤46人,毁坏房屋100余间,现在城区的北塘口、南塘巷、二马路都是当时的投炸地点。但日军部队始终未能侵犯至陕西的东大门。“一条黄河是不能挡住鬼子的铁骑的,正是成千上万的‘王老虎’阻挡住了日本鬼子的进攻步伐”,说这话时,杨守业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手臂在空中用力地挥着。

在将军侄孙王拴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将军的故居。这是一座房基塌陷足有一米深的宅院,给人的感觉是房屋仿佛建在个坑里。王拴说这是年久失修造成的。他还告诉记者,将军的第一任妻子是河南开封人氏,跟随将军多年,二人十分恩爱。老夫人曾笑着评价将军是:“老头子是个很好的坏人”。将军去世后,她一直居住在康坡村,直到今年元月才辞世。“你要早来半年,就能见到老人家了”,王拴惋惜地说。

遗憾之余,记者端详宅院内一米多高的野草,它们在微风地轻拂下,来回摇摆,它们是在诉说将军的英雄事迹,还是在回味老夫人的风趣?

离开康坡村时,路过康坡村康坡小学,村民们说,这是1940年前后,抗战正酣时,王将军捐资修建的。走进校园,当时的校舍已荡然无存,现代化的微机室里整齐地摆放着电脑。几个孩子在操场上正开心地嬉戏……(王晓光)(《西安晚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1943年:宋美龄访美的盛大场面
下一篇:寒!请碟仙请出血光之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