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学者揭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踪迹之谜

[日期:2006-11-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老子出关


    “根据有关史料、实物和民间祭祀风俗可以推断出,老子出关后在甘肃等地修身传道,最后在甘肃省临洮县‘飞升’”。


    近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首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小组讨论会上,甘肃省政协张炳玉研究员和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延涛研究员发言时作了上述表示。


    张炳玉说,经过大量史料的梳理研究和实地走访,他们探寻出老子在甘肃的大体行程线路是: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去世)”。





    张炳玉认为,老子在散关著下《道德经》后由关令尹喜相伴西行,这是老子事业的开始。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延涛介绍说,临洮县岳麓山至今还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又名“笔锋塔”,相传为老子写经插笔的地方)等与老子有关的遗迹。


    老子在临洮“飞升”后,其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两位学者研究认为,老子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




    两位学者的发言在“首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研讨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李景源说:“这个观点确实是一个大胆的推断,为老子晚年最后的踪迹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必将对弘扬老子文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最大成就是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后来隐居不仕,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书法家躺在海面上写狂草 申请上海吉尼斯
下一篇:毛泽东多次震撼整个世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