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赴筑访邮友
■ 程文高
7月季夏,趁陪老伴到贵阳开同学会之机,提前5天赴筑拜会92岁的郭润康先生、郭研会会长王殿臣及有关成员、贵州省蓝盾集邮协会和会长张国文、贵阳市老年邮友联谊会老年邮友。
7月11日,我与老伴抵达贵阳,身兼网络集邮研究会理事的张国文会长驾车接站,同来的还有交往十几年的“当代”老会友吴鸿钧先生。7月份,全国不少地方都已是盛夏炎炎,可在这里却亲身感受到了“爽爽贵阳”的清凉!这次赴筑,承蒙张国文会长盛情接待和细心安排,下榻省公安厅招待所。放下行李,由张会长陪同前往郭老府上拜访。我第一次拜访郭老,是1994年底“集邮万里行”抵筑,时隔15个年头,郭老仍然是那么清瘦精神、脸颊红润、耳聪目明、看书阅报写文章不用戴眼镜、腰板硬朗、举止灵敏。相约来郭老府上会晤的,还有原贵州省文化厅厅长、现任省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省集邮协会常务理事王恒富和省集邮协会常务理事、贵阳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尹利年。尹利年先生赠送了实寄的邮资封片,我回鹏城后将回赠2007年《博客论邮》彩色合订本。在郭老10平方米的书房里,窗明几净,靠墙的4只书柜摆满各种集邮工具书、邮刊邮报,连书柜上、地板上、桌面上,都整整齐齐地堆放着集邮书籍、集邮报刊。虽然郭老的珍贵邮票、邮品和集邮文献,先后无偿赠送给邮友。但是,自改革开放后收集的集邮文献,又有3000多册。浩繁的集邮工具书、集邮报刊,各类邮品,整齐有序地摆满郭老的书房、卧室、房后长长的阳台。郭老的记忆非常好,当我代表网络集邮研究会会员向郭润康先生问好、赠送2007年《博客论邮》彩色合订本时,他即站起来从堆积如山的集邮文献中,抽出杨亚科赠送的2007年《博客论邮》黑白合订本。随后,当郭老送给我刊登他学术论文的《贵州集邮》、《我的养生之道》书样和照片时,都是随手捡来,领我深愧不如!自从《中国集邮报》发表了《为郭老减负》的文章后,现在郭老每天收到的邮件从过去的几十封,减少到10至20封,每天回复5、6封。使郭老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充沛的精神从事各项邮事活动,撰写集邮学术论文、“鸿雁日记”,满足各地集邮组织、邮人的请求,为邮刊邮报、邮书作序。郭老的学术论文《创建和谐集邮,促进集邮文化持续发展》,荣获2007年全国集邮论坛一等奖。《鸿雁日记》从2003年开始撰写,持之以恒,勤奋笔耕,平均每两天写一篇,每年整理出版一本《鸿雁日记》。2007年的《鸿雁日记》,选取了100多篇达267页,业已付梓。祝贺郭老的新书顺利发行,让更多的邮人学习、领略郭老丰富多彩的集邮生活。临别时,我们还合影留念(图1)。
7月12日,张国文会长又陪同前往拜访郭研会王殿臣会长(图2);7月14日,我们拜访了贵州省蓝盾集邮协会。张国文会长介绍了蓝盾集邮协会15年来开展各种集邮活动、创办《蓝盾邮讯》的经验,介绍了蓝盾集邮协会年轻的班子成员,看到了蓝盾集邮协会发展的希望(图3)。张会长赠送了《蓝盾邮讯》整装本和邮品,我回赠2007年《博客论邮》彩色合订本。聚会后,张会长还设宴欢叙合影留念。
7月18日,贵阳市老年邮友联谊会例行第209次月会,郭老依然是步行出席,我也应邀赴会。自1994年与贵阳市老年邮友联谊会邮友会晤,在贵会原有15位 “当代”会员,时隔14年再次聚首,感到分外亲切。其中方培基、任尔勤先生仙逝了,不能再次谋面实感痛惜!会上,郭老和吴鸿钧先生盛邀,我在会上介绍了网络集邮研究会和《博客论邮》的建立、活动、发展情况。上网的邮友杨贤遇还参加了网络集邮邮研究会同乐。
拜访郭老合影 左起:尹利年、王恒富、郭老、程文高、彭志和、张国文
拜访贵州省蓝盾集邮协会合影: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