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雁玉带饰

长11厘米,宽6.4厘米,正面以多层次镂空技法,呈现大雁穿梭于河塘苇丛间的景况,塑造出线条层叠的丰富空间。背面则由铜制带扣,供穿系革带之用。这件作品既有元朝带饰的椭圆造型,又只呈现大雁而无猎鹰,可能创作于元明风格交替的时期。
辽、金服饰中,常见猎鹰捕雁的纹饰题材,称为「春水」,与北方鲜卑、女真族在春日纵鹰捕雁的习俗有关。明代以後的匠人承袭了这个传统,但淡化了 游牧民族的狩猎特质,因此构图不见猎 鹰,只见大雁。本作品既有元朝带饰的椭圆造型,又只呈现大雁而无猎鹰,可能创作於元明风格交替的时期。
4 清明上河图

此为清院本(北宋张择端原作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设色绢本,长1152.8厘米,宽35.6厘米。“清明上河图”历代有很多画家相继模仿,清院本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仿本,雍正皇帝下诏绘制,乾隆年间完成。此版本广采各家所长,并增添了很多明清时代的特殊风格,如踏青、戏剧、猴戏、特技和擂台等。
5 掐丝珐琅天鸡尊
为18世纪后期文物,铜胎,仿古铜器天鸡尊形制,高25.8厘米,宽9.0厘米,最长处21.0厘米,重约3535克。 铜胎,仿古铜器天鸡尊形制,凤首与背部「T」形 脊镀金,馀施浅绿及蓝地满饰各式羽纹,腹饰兽面纹,喇叭式口饰缠枝花及拐子龙等变饰,双足蹲在车轴上,以内卷的尾羽和镂制的车轮为座,器形庄重,釉色鲜明 丽,是上好的陈设器。根据粉红、紫红等釉色,应属十八世纪後期的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