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江西九江市邮友曹梅林告诉我一件趣闻,“望江亭在T67(7-4)邮票图案上有它的影子”,并用放大镜同我在此票图上搜索着,确实有三处小亭点缀,最上方是诺那塔,中部和峰下各有一个小红点子耀眼。他问我:“这二处红亭哪处是望江亨?”因我登庐山时曾去日照峰峰顶,目睹呈八角形的万象亭并摄影留念,便不加思索地回答:“中部这一红亭为日照峰万象亭,峰下那个亭,可能是望江亭。”他一时有些怀疑。
回家后,我翻阅1987年版的《中国集邮百科知识》一书,此书按邮票志号顺序,介绍各套邮票发行的时代背景及每枚邮票图案主题和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我翻至“T”字头邮票第768页庐山日照峰,仔细阅读后,也产生了怀疑。作者只指明此邮票图案是庐山日照峰的景观,字里行间未见有关于望江亭的描述,不免心中遗憾。
我退休多年,为锻炼身体,保持每月登庐山的习惯,应老曹委托,择晴日我带着上述疑团登庐山寻访。我沿着莲花洞山道登上好汉坡,途经半山亭、望江亭,顺利到达牯岭街。在可人书屋,我巧遇庐山邮政局局长曾玉强先生,他为人热情,我乘机把心中的疑问说给他听,并将带来的日照峰极限片向他出示,请他指点迷津。他仔细观后,胸有成竹地说:“1977年‘庐山风景’邮票设计师吴建坤先生来庐山考察,当时还有孙传哲,由我亲自陪同吴建坤到万象亭等处写生的,日照峰下亭子是半山亭,中间的小红亭是望江亭,不会错的。”曾局长详细地介绍,使我这次登山获得满意的结果。
望江亭,位于剪刀峡悬崖绝壁之上,离小天池北山公路,仅距数百米。游人在此向北举目可远眺长江这座园亭建筑,以7根正六边形水泥柱支撑红色伞形亭盖,游人告远观,在树木映衬下,小亭尤为醒目。这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山上知情的老人告知,望江亭原名叫烈灵台。1946年国民党第九十九军军长梁汉明在小天池山建起“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土纪念碑”一座,碑高9.9米,从碑后右行100米,在崖上建“烈灵台”一座,供奉烈士牌位,在纪念碑入口处建石柱牌坊一座。两座建筑均设九阶,喻九十九军。在“文革”中,纪念碑、牌坊同诺那塔一样被拆除,而烈灵台除将烈士牌位拆除外,完好保存下来。
2007年9月28日,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为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将被拆除的纪念碑按原样重新修复,碑名更名为“庐山抗战纪念碑”,成为庐山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景点。
据庐山老年人回忆,1972年印刷正规庐山游览图时,小天池的景区标志图案是烈灵台,管理局的一位领导说,不宜采用此名,他思考后改为“望江亭”。从此望江亭在庐山正式出版物上沿用至今,而原名烈灵台却被人们淡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