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邮进军营”巡回邮展

[日期:2008-08-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尊敬的各位战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黑河市集邮协会及我本人,对大家表示敬意。因为刚刚过完“八一”,中国人讲究拜晚年,在此,我还是先向大家祝贺节日快乐!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军人,一直到中学仍然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军人。82年父亲从邮局退休,按老传统,这接班自然是要给儿子的,当时我四姐在呼玛下乡,四姐夫是上海人,已返回上海。当时他们的婚姻岌岌可危,我当时上初三,我想这班我不接,让给我四姐。我男孩子当兵是一条出路。(当然就想着不让家人担心)但初中毕业,我就考上了师范学校,当时黑河市招10人,8人给农村城市两个名额。而且当时有一个保送的,但阴差阳错,我竟然考上了。于是也和军旅生活失之交臂。但我喜欢军人这一崇高的职业,不说他的奉献精神,就是军人的凛凛正气,就让人佩服。记得有一篇报道讲,几个歹徒要劫持一辆客车抢劫乘客的钱财。但前两辆车他们都没敢下手,而选择了劫第三辆,为什么?因为前两辆车上都有一名军人乘坐。看到解放军着装的,好人看着安心,而那些坏人看到解放军就害怕就哆嗦,这就是邪不压正。有点跑题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孙,子小孙。是小学教师,大家可以叫我老师,我这人有点好为人师了。现在第三小学工作,我在我们学校办起了全省第一家少年邮局,成立已经两年了。在全国来讲,也是小有名气,因为我们少年邮局每年就刻制纪念、宣传戳15~20枚,寄往全国各地。现在很多人都在收集少年邮局的邮戳。我是咱们黑河市集邮协会的常务理事,再加上好为人师,就跑到军营里来给大家讲座。其实我也不是集邮专家,咱们就互相交流,我们教育界最近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我们现在老师培训,不叫培训,而叫分享。我在这里也把我自己本人的集邮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但限于会场的这个形式,也只能是我一个人在这说了,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首长和战友们指正。

在讲之前,我先了解一下在场战友的情况:

1、            来自农村的战友请举手?

2、            有过集邮、收藏经历的请举手?

(这样我的讲座会有一些针对性。)

我今天主要就讲两个问题:1、什么是集邮?2、集邮文化与军营文化的融合。

什么是集邮?简单的说集邮就是收集、欣赏、研究邮品。其实这是集邮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收集,有意识地把自己能找到,能弄到的邮票收集在一起,弄个小本本夹起来,找个信封装起来就攒着。第二层次就是欣赏,我们攒多了,就把自己收集的东西拿出来看看,翻看就是欣赏,这个票好,那美呢?是内容?构图还是刷色,对比着看就是欣赏。到第三个层次就是研究。集的多了,看的也多了,就有感受了。这套邮票有什么特色,那套邮票有什么特色?邮票是什么版印刷的,是雕版、胶版、不是影写版。防伪采用什么手段,是荧光、喷码防伪,还是采用防伪纸呀?这一研究就快成专家,成了准邮迷了。我现在充其量就是第二个层次,修炼的还不够。现在讲时髦一点的话叫玩邮、玩玩。收藏界的朋友都这么说嘛。其实,收藏从人类诞生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原始人把拾到的贝壳收集起来,串成串,挂在脖子上。他们把自己猎获的猛兽牙挂在自己身上炫耀,因为野兽的牙是最危险,给人伤害最大的。他们把这些挂在胸前,以显示自己的威猛和强大。谁收集猛兽牙多,谁就是最有力量的人。当然,以前的强者都是最有力量的人,而现在的强者,则是最有智慧的人了。又扯远了,还是讲收藏。现在人们收藏的门类非常广。有人收集文革遗物,红袖标、宣传画、主席语录、粮票。有人收集酒瓶子,各种形状、各种质地,玻璃、瓷、陶、铁、竹筒装的、塑料的……有人收集烟标。各国家的、各时代的、各种包装的。我现在也在收集,从中学到现在攒了五、六千种吧。我不吸烟,但到外地出差,地上有没见过的烟盒我都会捡起来。至于收藏古玩,那玩的可就大了。成千上万,有的几十万,上百万,千万的一件。那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外国的收藏家,有收藏汽车的。还有收藏火车头,还有收集二战时的战斗机的……我相信咱们在座的很多人,也一定在收藏或者以前收藏过什么东西。有空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我小的时候收藏过糖纸,那些一直到结婚才扔,但烟标没舍得扔。

常言到:“盛世集藏”,就是说太平盛世,是人们集藏的好时段,战乱年代,东奔西跑,活了今日,明日不知在哪里过了。或者是在艰苦的年代,温饱都解决不了,谁还有心思收藏些破纸片子啊。没有那闲心玩。只有在人们富裕,追求高雅生活时,集藏才兴起来。所以人讲:集邮是高雅的文化生活,是王者之嗜,嗜就是那个嗜好的嗜。社会安定,生活富裕,人们才有心情去收藏。欣赏和研究。现在讲集邮是一项高雅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属文化范畴。这一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各国都是把本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地理等引以为强的内容反映在邮票上。把邮票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对人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如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邮票、祖国风光、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航天、申奥成功等等。如长城、领袖、历史名人、名山大川。

2艺术性:邮票都是通过邮票画面上的艺术形象去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形式多样:国画、油画、版画、木刻、素描、年画、剪纸、工笔重彩、雕塑等来表现出完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3知识性:多姿多彩的邮票,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方寸之地,包容大千世界。人们都形象地把邮票比喻成“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的缩影”他包容范围广。历史学、民族学、文学、美学、自然科学、地理学、环保学等。集邮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过程。

4史料性:自1840年第一枚邮票诞生以来。世界各国发行邮票已达成30万种。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以我国为例,满清发行的大龙邮票,海邮票,是由外国人把持而制的,反映那一段的屈辱史。解放区邮票,又是研究党史、中国近代革命史的资料。因此,邮票具有文物性。

在外国,有点历史的邮票是不允许带出国门的,那是国家文物。

以上四条从文化方面阐述,现在人集邮就更是以下三点

1 储财:就是当成一种投资。因为邮票具有以上的特点,艺术性、文物性呀。而且是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升值。97年以前很多人在炒邮票。现在炒的不那么热了。为什么?因为现在人们投资的渠道太多了,股票、基金、证券、黄金、房地产,这投资比邮票收益快,不像邮票要经过很长的岁月。邮票是不允许再版的,这次印完了就封存。为保护收藏者——集邮者的利益,邮票印刷之后,就不允许再印了。要把印版封存。如咱们大家津津乐道的80年的红猴票,区区8分钱最高时长到近万。现在的价格也在一千五六,升值2万倍。就是因为在印刷过程中,版坏了。所以印量就特别少,什么东西都是这样,多就不值钱了,少就珍贵。我们把我们收藏的东西留给子孙也是一笔财富。

2怡情:这里讲的怡情就是陶冶情操。闲来无事,一个人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枚枚邮票。让人忘却世间烦恼、摆脱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在艺术的花园中赏名山大川,忆古今人物,玩真禽异兽。可以充实生活、增添生活情趣、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有益于身心健康。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集邮是我发现的一种最好的休息方式。”

3交友:在所有收藏界中,集邮的人数是最多的。上至皇室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在集邮中享受乐趣。英国王室从女王到王子都集邮。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个邮迷。当时抗日时蒋介石为得到美国的军事援助,就曾让宋美玲以邮册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前任奥运主席萨马兰奇,一生喜好集邮,提起他有一个传说,就是亚东会是萨翁来哈访问,在邮市上看到一枚二战时德国发行的一枚奥运邮简,人家一看是好东西,问邮商多少钱?邮商说四百元。人家二话不讲就拿出四百美元来,其实邮商讲的是人民币。邮商认为占了大便宜,岂不知道这枚邮简因为德国战败没有发行。批的印张下落不明,只是在邮政档案中有记载。这是发现的第一枚。其价值要高于四千万美元。因此,懂邮识,是非常主要的。古人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集邮这东西不能独乐,而要众乐。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联系,互通有无,拾遗补缺。才能使我们的邮识不断增长,邮品不断丰富。

再讲一点就是,集邮集什么?有人会讲不就是指邮票么,此话只说对了一半。集邮就是收集以邮票为主的邮品,范围要宽。邮品包括:首日封、实寄 封、首航封、邮资封、明信片、极限片、邮戳、纪念戳等。因为这一块讲起来很多,包括广我只简单介绍几种。

先说封。有实寄封,就是经过实寄的。从部队邮到家里,经过这段邮路就是实寄封。因为他有邮资,而且盖有首日戳和落地戳。就是这信要投递了。黑河(投递)你可以看出从邮局收寄到投递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实资封,就是不用邮票的如以前的邮政公事封和军邮封。国家为表示对军人的优代和敬意,实行义务兵免费政策。以前贴军邮票,现在加戳。义务兵免费邮件三角形的有文武框。(一条粗线,一条细线。)另外还有邮资封,就是不用贴邮票,邮资直接印在封上,也有图案,其中也有为纪念某件事而发行的就叫纪念邮资封。还有黑河——北京飞机开航了,发行的就叫首航封。如邮政资费调整了,如去年1115日起,国内平信邮资从80分,涨到120分。14日用80分就是调资尾日,而1115则是调资首日。这些东西对于收藏者来讲是很有意义的。

再就说片。咱们讲的明信片和贺年片。也分邮资片和无资片。表现自然风光的T种片。也有纪念某人、某事发行的纪念片。也有和某地旅游门票一体的邮资门票。包括每年贺年有奖明信片,都是我们的收藏对象。

再有就是邮戳。

先让大家猜一下:是先有票?还是先有戳?其实邮戳比邮票的历史还要长。邮戳可以分为:普通、专用、指示、宣传、纪念等邮戳种类。邮政日戳是具有法律效率的戳记。但不仅记录邮戳的地点、日期、验证邮政与用户之间的协议的证据。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公证凭据。他包括:风景日戳是为宣传风光名胜而制作的宣传某一游览胜地的图案。不仅集邮者收集,就是许多游览者也喜欢。因为加盖在明信片上,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回忆记录。我们黑河就有大黑河岛和古城爱辉两枚。纪念戳是可资纪念的事件而刻制的。带有纪念文字和图案的邮戳。但必须是邮政部门刻制的。一般只使用一天。宣传戳则是为了扩大宣传而刻制的。主要用于邮政业务,地方活动和各种公益宣传。如,申奥、神州6号成功、宣传三个代表等。我市少年邮局每年都刻制15~20枚纪念和宣传戳。免费为用户和邮友们加盖。如果战士们喜欢,可以与少年邮局联系,免费加盖和代办。

以上我简要地介绍了一下集邮的意义和范围。但当你到了第三个层次时,你就可以参加邮展了。因为你的邮品多了,而且有了一定的研究。就可以通过邮展来展示你的研究成果。这种邮展其实也分级别,地、市、县的属于普级邮展。有了这个基础,你就可以参加省、国家、世界的邮展了。也是竞赛项目,分为大金奖、镀金奖、大银奖、银奖、铜奖、参赛证书等九个级别。按类别分又可分为:传统类、专题类、开放类、航空航天类、极限类、青少年类、文献类等。邮票的展出一般按框分,16张帖片为一框。因为集邮 属于收藏,所以讲究珍罕性,就是少有,物以稀为贵。一般一部完整的集邮为5框。要80张帖片。但近年来,为普及这项活动,开始降低门槛,一框展也可以了。一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邮集得花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不过现在实行节俭类即每框不超过1000元。这是一般集邮者都能承受得起的。至此第一部分,关于集邮的一般情况就介绍完了。如果要深入学习,可参阅相关书籍或者登陆相关的网站都可以。

下面我讲第二部分,集邮文化与军营文化。

我们每入伍到军营都是20岁左右的青春年华。这也是我们人生世界观形成、意志品质形成的主要阶段。人民军队是一所大熔炉,我们在这里让自己的政治思想变得更加坚定,让自己的意志品质变得更加坚强。军营更应是一所大的学校,让我们在人生的黄金季节,多学习、多充实自己。军队里有铁的纪律,可以养成我们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军营里有真挚、亲如兄弟的战友情。让我们懂得友情的珍贵。军队里有序的生活节奏,更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想几年的军营生活,我们不应仅仅是履行完自己保家卫国的神圣义务,更应让我们的知识丰富、眼界更开阔、意志更坚强。这一段当兵经历,必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前带学生搞夏令营,也曾到过一些军营。对军营的生活也有一些了解。战友们在站岗值勤、军事训练之余,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生活。除了每周的体育、文艺活动之外,每天晚上的自修活动,1个半小时的文化自修时间,有的连队利用的特别好。很多战士给自己制订了自修的计划,有的学法律,考两三年时间自修完律师课程。有的函授专、本科学历,每年成人高考都有不少部队的干部和战友参加。我校与消防二中队是军民共建单位,他们每年都有战士通过自学上军校的名额。我曾去驻守爱辉的边防七连参观,战友们办的手抄报图文并茂、内容之丰富、内容之精美真是美不胜收。如果把集邮文化列入军营,通过这一切入点,也一定会把战士们带入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我记得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最珍贵的要属“豫”字四方连邮票,这就是一个退伍老战士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一件文物。在战争年代,整天行军打仗,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没有条件,也没有精力去刻意保存什么。仍然就是在不经意间,保存下来的这枚四方连,成了宝贵的革命文物。珍贵的邮史记录,成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孤品。前年省集邮协会来黑河办巡回展,有一部名叫“抗美援朝”的开放类邮集,邮集中除了邮品之外,还有志愿军光荣退伍证、志愿军车加油油证、军功章、证书、邮寄慰问品的包裹单、志愿军首长的签字封、通行证等等。当时随处可见的东西,被有心人收藏起来就成了珍贵的邮品。现代人讲究“生活简单就是美”主张生活中不要置办更多的东西,简简单单。但外国人却十分重视档案,他们没有中国人那种强烈的家族观念,但他主张,也要为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份自己的人生档案。他们不保留自己的尸骨,让子孙祭拜,进行海葬,抛洒骨灰。但他留给后代的是一个人的个人履历。从出生证到小、中、大学的毕业证,入伍证、学术论文证、获奖的荣誉证书等等,让下一代通过这份档案了解自己的先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现在邮政推出的军旅生涯个性化邮票,恰恰可以为我们的军旅生活留下一段永久的回忆。可以把自己的肖像印在邮票的附票上,“八一”军徽,这是给军人的荣誉,只允许现役军人、武警、专业、退伍军人、烈军属及拥军模范可以。社会其他人都不允许,而且这是邮政部门第一次对军队开放,又赶上建军8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年份,我认真是值得拥有一版的。

我们的连队也可以在我们战士入伍,或退伍的时候候,给战士们送上一本军旅生涯的纪念,

为战士的一生留下一份永久的记忆!!

另外,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遥远的北国边疆保国戍边,但与家人保持联系,免得家人耽心,互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现代人通讯方式非常先进。也非常快捷。可以上网发电子邮件。可以打电话,而且费用咱们都能承受得了。书信已经很少有人写了。书信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现在居然使用的少了。但是他的魅力仍在。它在文化宣传是落地媒体,就是可以长久保存的东西。父母双亲给我们写的文字是手写体。无可取代的,书信上的每一笔每一画,每一句话,都有一种亲情,一份感情在其中,我们还是要在军营中大力提倡书信文化。“儿行千里母担忧”,因此,我们应经常地与我们父母保持联系,把我们在军营中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详细的写给父母,让父母随时了解我们在部队的表现,这种联系是一种感情的维系和寄托。我想至少每周一封吧。父母会像盼望发工资一样盼望着你的来信。在这种亲情的沟通中,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大的进步。父母的每一封信更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也建议咱们部队在适当的时刻进行一次家书展览,让我们共同体会部队大家庭的亲情。

另外,相逢是缘,“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每一个革命队伍中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这是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文章中的一段话。我们的连队战士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和乡村。走到一起就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可以给对方打开一扇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因为我们却来自不同的城市,每个地方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历史,独特的风土人情及特产。我们可以通过办展览的形式,来介绍一下我们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如历史上有什么名人,著名的事件,地形地貌、地理上有什么特点。如我们家乡地名的由来,有什么美丽的传记,或者是有什么著名的景点,家乡出产什么土特产品,有什么特色。以信封、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向战友们介绍。展示各自家乡,让大家对每个人的家乡,对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有了一个了解。这些活动,就需要我们去准备,去了解,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其实这种活动就是从每个人身边做起,通过努力,每个人都能做得很好。使之成为一个展示自我才华,开拓战友眼界,丰富军营文化,增添生活情趣,这样一举数得的活动何乐而不为。

希望几年的军旅生活留给你的不仅是精神上的财富,不仅是美好的回忆,不仅是成长中的收获,还有一份永久的纪念。

当然,我也不企盼我今天的这番谈话,就使你迈入集邮的大门,作为一个集邮爱好者,但如果你对集邮能感兴趣最好!但起码你对集邮活动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人生的乐趣应该是广泛的。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作为我们今天谈话的结束语:

“集邮博古今,方寸乐趣多。”

谢谢大家!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沈阳今报:小小邮票讲述奥运故事
下一篇:日本发行邮票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