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30年集奥运邮票300枚(扬子晚报)

[日期:2008-08-05]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字体: ]



  本报讯 近日,“迎奥运邮票展”在南京建邺区月安社区的图书馆开展,300多枚中外邮票全部都是小区居民周国巧的收藏,他花了30年来集邮。最早的是1966年发行的邮票,最新的就是今年发行的全套北京奥运会邮票,吸引了许多市民来观展,还有很多放暑假的孩子也来凑热闹。

  周国巧今年65岁,退休前是南京某单位的工会主席。记者看到,展出的邮票设计精美,国外发行的邮票有着鲜明的各国特色,画面多以运动项目为主,如跨栏、游泳、体操、跳高等,也有些上面画着奥运场馆、奥运会徽和吉祥物,做工精细,让人爱不释手。

  其中,展览中最早的邮票1966年发行的。周国巧指着一组韩国发行的奥运会邮票得意地说:“这几张邮票可得来不易啊!是我和别人换来的。几个月前,我就开始准备这次奥运邮票展览了,一次在大方巷邮票市场看见了这组邮票,特别喜欢,很想买下来,可是对方不愿意,他提出非要交换不可,最后他选中了我的一组生肖邮票,那邮票我也很喜欢的,可是为了展览,我也只有忍痛割爱了。”说着,老人望着远方,似乎还在追忆那离去的邮票。

  “我收藏这些东西有30多年了。”周国巧收藏的范围很广,有邮票、铜锁、粮票等,其中,光是邮票就有几十本,1000多枚。现在展出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系列。“每年我都整本地买,有时候遇到好的、珍贵的邮票,我会买上好几本。”说到集邮,周国巧满脸兴奋。“也有非常可惜的时候,以前没有集邮本,收集来的邮票大多夹在书里,有两次搬家的时候书遗失了不少,邮票也没有了,还有好多五十年代的邮票呢。”周国巧无比惋惜地说。“很多邮票能保存下来真是不容易啊。”周国巧回忆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家的生活都非常艰难,家里有时都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唯一值点钱的就是邮票了,可是不论生活再艰难,我都坚决不卖邮票。

  周国巧笑着说:“别小看这些小小的邮票,要把奥林匹克精神表现在方寸之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张邮票的图案设计,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其构思充满了知识性、艺术性、史料性和观赏性。所以,收藏邮票是一种很高的精神享受。

  这些年来,收藏奥运邮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热切盼望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我相信我们的奥运会一定会圆满成功!” 周国巧的邮票展览将持续到8月底。

  (周钰涵 徐 兢)
来源:扬子晚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金牛区:我国首发奥运小型张亮相
下一篇:透视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潘家园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