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奥运收藏无国界(中国劳动保障报)

[日期:2008-08-02]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作者:若 如 [字体: ]
 奥运纪念钞一推出,随即引来狂热,北京市民望眼欲穿地在凌晨就排起了长龙,香港市民更是冒雨守侯。换购不到的人在网上一问价,什么?1000元。中国人挺会炒,但是炒着炒着就发现在奥运收藏上故事还挺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收藏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纪念品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实际上,这是从1896年雅典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的。当时,希腊政府因筹办资金匮乏,射击场、自行车场、船坞等最后几个场地未能落成。为了弥补当时经费的不足,希腊便以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为题,设计了8种图案共12枚一套的奥林匹克纪念邮票。这套邮票高于面值出售,为奥运会筹集到了40万德玛拉,成就了 “邮票拯救了第一届奥运会”的一段佳话。

    当初希腊政府以此来平衡奥运会的财政预算,却掀起了几个世代集邮爱好者的激情。如今,世代奥运会与邮票成为不可分割的“伙伴”,并在邮票上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奥林匹克历史图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催生了世界范围内奥运纪念品的收藏热潮。奥运的爱好者不但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疯狂,也被奥运收藏品深深迷住了。因此,奥运收藏品也成为了奥林匹克的一部分,成为了奥运文化、历史和艺术的象征,更促进了奥林匹克理想。有不少人透过收集奥运会邮票来投资,这已成为当今世界集邮和邮票投资者的热门,所以奥运收藏品更因此步入全球化的经济舞台。

    在奥运会纪念邮票百年来的历史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12、13届奥运会被迫停办,当时被俘的波兰军官在格罗斯鲍恩和沃尔登堡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的一些体育爱好者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纳粹分子的屠刀下发动了一个 “集中营奥林匹克”。同时,被关押在集中营的一些集邮爱好者还在木头上刻出标有“集中营”字样的“奥运会邮票”,并在粗糙的纸上印了几千张集中营里的“奥林匹克邮票”,这些热爱和平的人们从而表达了对奥林匹克的深情以及对法西斯的抗议。如今这枚“集中营奥运会邮票”已成为价值不菲、难于寻觅的稀世珍品。

    目前,在国际上,奥林匹克收藏已形成三大系列:即奥林匹克集邮、奥林匹克纪念币收藏和奥林匹克纪念品收藏。奥林匹克纪念品收藏是指收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各种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除邮品和纪念币外,其他与奥运相关的物品也都包括在内:奥运火炬、纪念牌、钥匙扣、证章、身份证、宣传画、比赛秩序册、成绩册、指南手册、服装、器材、队旗、会徽、吉祥物、徽章、门票乃至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包装品等,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历年来奥运收藏品以难以预估的升值空间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它有了比较高的关注度。比如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的会徽海报存世量非常罕见,只有两三张曾经出现在拍卖会上,自然很容易拍到千万天价;莫斯科奥运会奖牌在上世纪90年代拍卖价为1万美元,目前已攀升至4万美元;悉尼和雅典奥运会火炬也是从数千美元攀升至数万美元;早期奥运会纪念章、金银纪念币也因限量发行而攀升了10余倍之多,维持在100美元左右的价位;一张非常普通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宣传画,近几年也能卖到每张100—200美元。

    其实,从每年都要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就可以观察出,作为浓缩奥林匹克历史、彰显世界各国体坛文化的收藏品,已经受到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让收藏和展览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形成较为成熟的大会模式,是令人值得期待的事情,也更好地贯彻了奥运纪念品收藏无国界的主张。

    我国奥运徽章收藏者刘洪伟认为,虽然奥运收藏无国界,但中西方对奥林匹克收藏存在不同的理解。中国人认为体育包括奥林匹克,因此更多的是注重 “体育”收藏,但是外国人却更认 “奥林匹克”,他们认为奥林匹克就是体育。所以很多外国收藏者在互相交换的时候必须要看藏品之上有没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换句话说,他们更注重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主办国发行的奥林匹克收藏品。由此观之, “爆炒藏品”这道菜肴,难以分辨中西方的味道孰轻孰重。外国人更侧重在时代的沧桑感上做文章,中国人更善于 “炒新炒鲜”,中西两种吃法,可谓相得益彰。 (若 如)

编辑感言:

    将奥运收藏进行到底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盛会再过8天就要开幕了。除了期待与喜悦,相信眼光独到的人不会只做看客,还要为自己争取一份额外的 “福利”,彰显奥运收藏无国界的主张,将奥运收藏进行到底是题中应有之意。

    众所周知,每届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身上别着纪念章、手里拿着纪念章收藏包的收藏爱好者都会聚集在比赛场馆外面进行交流和交换奥运藏品。那么利用第一次在家门口举行奥运会这个契机,抓紧时间收藏奥运纪念品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奥运徽章通常比较小巧,便于携带,又能以图案的变化记录奥运会的重要时刻,这些优势使得它一直深受世界各地奥运收藏者的青睐。再比如,于本月25日以中文出版的北京奥运会刊,是百年奥运史上除英文、法文外第一份以主办国家母语出版的奥运会官方会刊,包括正在发售的北京奥运会官方海报,它们都将会受到全世界各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从目前海外的收藏市场情况来看,其 “钱途”不一定逊比奥运纪念钞。 据笔者了解,今年奥运会期间,在北京世贸天阶的奥运文化广场、朝阳公园的可口可乐奥运畅爽地带、北京展览馆的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内以及运动员村中,建立起了四座官方奥林匹克纪念章交换中心。届时,有备而来的你不妨到那里一显身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奥运赞助商纪念品 等着升值
下一篇:北京邮政为《奥运会官方海报》开辟绿色邮寄通道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