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元通宝 篆隶(唐代)欧阳询手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货币体系中出现了石贝、贝币、铁贝、铜币、银币、金币、纸币等。收藏和鉴赏钱币,不仅会使人惊叹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更会被钱币上多姿多彩的书法所折服。而通过品析古钱上的书法,既可加深对中国货币文化的了解,又有益于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钱币的特征,从而提高对钱币的鉴赏水平和识别能力。 纵览我国古钱币上的书法,其形态、风格、书体、笔力可谓瑰丽多彩。春秋战国时的铲币、刀贝、圆钱上的文字都为大篆。因为当时各诸侯国的文字没有统一,故字体多变,笔画复杂,结构显得飘逸,书文朴质凝重,字无定法,书无定势,呈现出书体特有的原始美。秦统一中国后,采用简化的小篆文,对汉字规范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隶书、章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随后出现,这些都详尽地记录在古钱币上,形象地展现了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构成了连贯性的、气象万千的整体美,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独特的篇章。 古钱币上篆体使用频繁,蔚为大观。汉王莽的布泉、货币二种钱文作悬针篆,线条细长如悬针,纤秀美观,瑰丽多姿。南北朝北周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钱文均为“玉箸”,圆熟工巧,文字丰满,俊逸绮丽,有“篆发绝工,六朝之冠”之美誉。宋代皇宋通宝九叠篆文,线条匀称,屈曲层叠,非常巧妙。 浩繁的古钱币上的种种文字,是我国书法瑰宝的鲜明印证。品味鉴赏这些钱文书法,不仅会大大增加钱币收藏、鉴赏活动的形式、内容,而且有利于提升集藏活动的品位和收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而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则可以从中受到颇大的艺术启迪并焕发创作灵感。 嘉定元宝(南宋) 真文 重和通宝(北宋) 篆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