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莲子不谢. 发表日期: 2008-07-18 13:01
描述: 高低杠冠军马燕红签名
图片:
描述: 图1:《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
图片:
描述: 图2:《中国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明信片
图片:
描述: 图3:邮寄签名实寄封
图片:
描述: 图4:射击冠军许海峰、李玉伟、吴小璇
图片:
描述: 图5:体操冠军李宁、楼云
图片:
描述: 图6:跳水冠军周继红
图片:
描述: 图7:举重冠军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
图片:
描述: 图8:高低杠冠军马燕红
图片:
描述: 图9:击剑冠军栾菊杰
图片:
描述: 图10:女排张蓉芳、郎平、朱玲、杨锡兰、周晓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袁
图片:
描述: 图11:邮票与明信片的设计者:卢天骄
图片:
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显然,这将是中华体育的又一盛事。每临近一天,我就更渴望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在自家的地盘上多多摘金揽银,让《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中华上空久久的萦回。回想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高调竞技,一举获得了15枚金牌;15枚,那是何等地振奋人心和灿烂辉煌啊。
也就因此,我向这15枚金牌的得主求其签名,并珍藏至今。二十四年过去,这些签名,我几乎秘不示人,但现在,却忍不住要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快乐,为北京奥运会加油喝采。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797名运动员参加,共设21个比赛项目 (221个单项)和2个表演项目,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体育代表团353人赴会,其中运动员225人;阵容庞大,前所未有,备受各国注目。苏联、阿富汗、波兰、越南等19个国家抵制和因故未参加。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的第一天便展示了强国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荣获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本届奥运会中国队按金牌数排第四位,计金牌15枚,银牌8枚, 铜牌9枚。
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的当天,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一套共6枚,另有小型张一枚,图案和面值分别是:射击,4分;跳高,8分;举重,8分;体操,10分;排球,20分;跳水,80分。小型张图案为五个艺术体操少女手举奥运五环,面值为2元。六枚邮票的构图,均取自我国的体育强项,都有实力夺取金牌,遗憾的是最有把握的跳高,却没能夺金,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朱建华表现失常,仅获第三名。
奥运会期间,国家邮政总局还专门印发一套《中国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明信片。中国运动员每获得一枚金牌,就印发一张,分别是:许海峰,男子自选手枪;曾国强,男子52公斤级举重;吴数德,男子56公斤级举重;李玉伟,男子50米移动靶;陈伟强,男子60公斤级举重;姚景远,男子67.5公斤级举重;吴小旋,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栾菊杰:女子花剑;李宁,男子自由体操、男子鞍马、男子吊环;楼云,男子跳马;马燕红,女子高低杠;中国女排,女子排球;周继红,女子10米跳台跳水。
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便利用邮票请冠军们签名。其时,我也曾请朱建华签名,但是他没有接受,可能是没有实现金牌梦便没了兴趣;的确,跳高金牌本应是他的囊中之物,非他莫属,意外的失落,或多或少地让人感到遗憾,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遗憾居然毁灭了一代枭雄,他从此一蹶不振,隐姓埋名。这些签名,我认为基本都是真实的亲笔;惟一让我怀疑的是跳水冠军周继红的签名,或许是人代签的,因为当年她仅仅19岁,不太可能有那么好的手笔,当然,不敢断定。目睹邮品,常常令人激情澎湃,遐思远弥。
藏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