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月薪70元买60元邮票/图

[日期:2008-07-16] 来源:东南早报   作者:记者陈武亮 [字体: ]

改革开放30周年百姓档案:月薪70元买60元邮票/图

 

2008年07月16日 11:00:33 来源:东南早报

翻看邮集是老李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早报记者陈武亮 文/图

  身处时代变革中的你我,正切身感受着生活的巨变。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我们推出专栏记录那些见证变革的人和事。征集与讲述热线:22505555

  “这邮票都快三十年了,一时都找不到了。”李先生指着邮册上一张1980年版的猴年生肖票说,“当时我花了一个月工资才买到这一张,怎么就找不着了呢。”

  敬仰孙中山而集邮

  李先生是越南归侨,在越南长大,1949年他17岁时才与父亲归国。李先生住的地方叫堤岸,是一个很大的华人聚居区域。李先生念初中时,市面上经常有一些邮票出售,一些邮票上有孙中山的头像。

  “我从小就很敬仰孙中山先生,看到邮票上有孙中山先生的图像,我就把邮票买了下来。”邮票买得多了,李先生就对集邮产生了兴趣,开始收集邮票。

  改革开放以前,李先生与亲友间的通信少,收集的邮票也非常少。1978年后,李先生开始与国外的亲人重新取得联系,与亲人和朋友间的通信逐渐多了起来,李先生的邮票也渐渐多了起来。他的老伴说,经常看见丈夫猫在屋子里“又是剪又是洗,忙得很”。

  后来邮票越集越多,李先生为存放这些邮票伤透了脑筋。1989年前,他们住在金鱼巷一间小平房里。五六口人挤在只有18平方米的屋子里,转身都很困难。“那时屋子矮,地面很潮湿,邮票又最怕潮湿”。

  为了存放这些邮票,李先生想了很多方法,用塑料袋包,用纸盒装。最后他在本已低矮的屋顶上拉了几根铁丝,在铁丝上搭上木板,然后将邮票放在木板上才算放心。为防止邮票受潮,每过一段时间他还要帮邮票“翻身”。

  月薪70元却买张60元邮票

  上世纪80年代,李先生集邮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邮局购买。他是邮局的老熟人,邮局里来了什么新邮票就会通知他。

  大概是在1987年,李先生在邮局里看到1980年版的猴年生肖邮票,60元一张。“那时我工资才70元多一点,只够买一张邮票。”李先生咬着牙只买了一张,“我当时想多买,可惜没有钱啊。”

  李先生说,1989年前集邮爱好者基本上没有交流。“后来在泉州举行了一次全国集邮展,让我开阔了眼界。”他说,以前他看到喜欢的邮票就收,“后来才知道集邮应该有一个主题。”从1989年9月开始,他将邮票收集的主题确定为“华侨”,集邮才开始走上“正道”。

  为了给邮票配写说明资料,他到处查询。1995年前,有关华侨的资料非常匮乏,经过10年多的搜集整理,李先生终于在2000完成了“华侨”这个题材的集邮,还跑去参加福建省职工集邮展,获得了铜奖。

  2000年后,李先生停止集邮,他有了新的目标——将集邮的经历和在越南的经历写一本书。现在李先生会用电脑上网查资料了,“查资料很方便,不用跑到外地去买书了”。

  编后:邮票虽小,却承载着很多故事。天天把玩这些小小的邮票,如同天天与过去对话。跟着改革的步伐,邮票涉及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欢迎大家把集邮的悲与喜说出来与我们分享。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沿大运河千里单车送邮品 闸北区5位集邮爱好者赴京贺奥运
下一篇:苏有朋响应爱心捐助个人典藏邮票将发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