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11日 11:00:56 来源:市场报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淘金”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奥运元素几乎成了升值的代名词,很多人抓住这个在家门口开奥运会的大好时机,将收藏奥运题材产品纳入理财计划之中。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奥运藏品都适用于老百姓投资理财,盲目地追寻奥运藏品,并不一定能够淘到“奥运金”。
目前,已发行的主要奥运产品中,最受追捧的是奥运纪念币(章)类,贵金属类、足金足银类已成为奥运题材的主流产品,并且市场价格一再飙升。
相比于奥运纪念币巨大的升值潜力,奥运邮品却并不太为市场所看好。尽管一些邮品在推出后短时间内价格飙升,但由于其发行量多、收藏人群规模大,导致其市场良好表现都比较短暂,缺乏升值后劲,作为投资显然不合适。据笔者了解,从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开始,中国就开始发行邮票,当时的热度都很高,但很快回落。因此,专家建议投资者理性投资,奥运题材邮品虽具备收藏价值,但并不是所有奥运题材邮品都具有相同的投资价值,尤其不可大量囤积。
因此,在面对奥运藏品时,投资者应该明确区分收藏价值与纪念意义的概念。很多与奥运相关的产品其纪念意义很高,却不具有升值潜力,如果收藏者以投资理财为目的,这类藏品并不适合。有专家介绍,具有收藏价值的奥运藏品最重要的是要有权威性。需由奥组委授权,由特许经销商发售的奥运纪念品才具有权威性和收藏价值。从收藏市场的惯例来看,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邮政局等政府机构发行的收藏品往往最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像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集邮总公司等权威机构发行的藏品则次之;至于其他机构发行的纪念意义则多于投资价值。
除了以上几种投资者常见的奥运藏品之外,不少银行则推出了真正的奥运理财产品,将理财产品与奥运挂钩。中国银行作为此次奥运会的合作伙伴,就推出了多款与奥运挂钩的理财产品。这些与奥运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能保证本金,预期收益要看挂钩市场的表现情况和产品设定的条件。这类产品相对安全,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另外,尽管奥运概念被各个市场长期看好,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仅仅凭热门概念去选择理财产品,其风险还是很大的。
面对种类繁多的奥运藏品,是用来投资,还是收藏,收藏者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一旦确定将奥运题材纳入自己的理财规划中,在收藏者向投资者身份转变时,要注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充分了解所投资的产品,切忌盲目投资。(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