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品,与景德镇瓷器、福州漆器,被共同誉为我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三大瑰宝。
景泰蓝的学术名字应该叫“铜胎掐丝珐琅”,其历史可追溯至600多年前。
“珐琅”原产于中世纪的罗马,是一种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物质,把它涂在金属器物上,能烧出五彩斑斓的釉质表面。13世纪下半叶,金属胎珐琅器传人中国。最初,人们称之为“大食(波斯的别称)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这种工艺品落户中国以后,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沃土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逐渐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枝艳丽夺目的奇葩。
明代景泰年间,金属胎珐琅器盛行,制作工艺成熟,当朝明景帝(朱祁钰)功不可没。据说,其父朱瞻基(即明宣宗,年号宣德)在位期间,铜器制造技艺堪称绝顶,朱祁钰幼年耳濡目染,对此十分喜爱,但深感难以超越,决心另辟蹊径,在釉色上出奇制胜。于是,由于他的重视,又经过宫廷御用作坊的苦心经营,研制出了葡萄紫(紫晶色)、翠蓝(天蓝、宝蓝的中间色)和紫红(玫瑰色)等内涵丰富的新色,特别是孔雀蓝和宝石蓝的亮度和纯度,更是无与伦比,“景泰蓝”的雅号也就由此诞生。
我国台湾邮政曾发行过4套16枚《古代珐琅器》系列邮票,琳琅满目的明清景泰蓝,再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国宝风采。其中1981年发行的第一组邮票,分别为明代“宣德螭耳洗”、“景泰三环尊”(图1)、“万历双龙大盘”(图2)和“玉壶春瓶”。“景泰三环尊”高17厘米,深12.3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0.2厘米,圈足为3只独角兽,肩饰3个衔环铺首,皆以金工錾活、镀金装饰。壶颈和壶腹分别以深绿和“景泰蓝”为主色,在掐丝花纹上,衬黄、白花瓣,于珠光宝气中更显典雅风韵。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社会安定与经济繁荣,出现了景泰蓝工艺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康熙年间,皇宫养心殿设立了“造办处”,不少身怀绝技的民间匠人被召入宫,御用工匠多达数百人,景泰蓝制品的风格由粗犷转向明艳、秀丽。乾隆早、中期是清代景泰蓝的鼎盛时期。乾隆皇帝嗜古成癖,不惜耗银70万两,制作高达丈余的12座景泰蓝佛塔。这一时期,景泰蓝工艺精益求精,殷周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历代名画被巧妙借用。据史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庞大的英国使节团抵达中国,向乾隆皇帝献上代表西方先进科技的天文地理音乐钟。作为回赠,精妙绝伦的景泰蓝工艺品,令洋人十分惊奇。
1982-1984年,我国台湾邮政发行《古代珐琅器》邮票第2-4组,在12件清代景泰蓝珍品中,有“康熙炉”和乾隆“仕女杯盘”、 “人物方瓶”、“梅花把壶”、“花鸟壶杯盘”、“菊花把壶”(图5)等宫廷用品,让人们领略康乾盛世景泰蓝的风采。1991年,台湾邮政发行无面值邮票2枚,邮票图案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推荐的清代景泰蓝陈设器狮子一对。两狮作蹲坐状,昂首、张口,尾若斗篷,雄狮(图6)足踩绣球,母狮(图7)戏一幼狮,造型生动,情趣盎然。
清末民初,北京景泰蓝工艺品在国际市场渐负盛名,为祖国赢得巨大荣誉。1904年,老天利出品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1915年,景泰蓝再次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摘取桂冠。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经济衰退,北京景泰蓝行业奄奄一息,濒临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抢救、保护和扶持政策,景泰蓝工艺才得以重获新生。1955年,我国发行特13《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邮票,其中“手工业”一枚,描绘的便是制作北京景泰蓝工艺的情景(图8):一位戴眼镜的老艺人正在传授景泰蓝制作技艺,工作台上摆放着浸泡白芨(一种有粘合作用的中药)的小瓷盘,几个青年男女聚精会神地用镊子将铜丝掐掰出来的花饰粘在铜胎上。这是景泰蓝制作中最精细的“掐丝”工序。邮票画面的左下角,摆放着造型各异的景泰蓝半成品,犹如一幅幅尚未着色的图画。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北京景泰蓝以广阔的题材和新颖的创意,开发出1000多个品种。在国际交往中,北京景泰蓝不仅常常被选为“国礼”,而且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畅销世界。1978年8月26日,北京景泰蓝登上“国家名片”,在T.29《工艺美术》邮票中,以一把美丽典雅的“孔雀壶”独傲群芳。它以壶的形式表现孔雀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又以巧妙的夸张变形,将传统韵味和现代审美融于一体,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情趣。
1981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北京景泰蓝荣获金杯奖。1997年,70的“普天同庆”大瓶,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重礼,参加香港回归祖国的盛大庆典,向全世界展示北京景泰蓝的不朽魅力。
当历史进入21世纪,景泰蓝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面临市场经济和现代审美理念的双重考验,步履维艰。2006年5月,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有理由期待,在新一轮薪火相传中,它将拥有一个更加绚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