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钱币收藏在集藏领域如火如荼,尤其是纪念流通币、人民币纸钞等价格与日俱增,折射出钱币市场的火爆。而过去长期被忽视的铜元,这几年也开始悄然走俏。 历史“活文物” 铜元,也称铜板,是中国清末民初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其中间无孔,是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00年开始流通,到20世纪30年代逐步被镍质硬币所取代,铜元在中国流通的历史仅为30多年。但就是这30年间,由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清王朝的覆灭、军阀混战的出现,使得中国货币发行陷入了混乱,形成了铜元数量浩繁、种类庞杂、版别众多等现象,令人叹为观止。 据估算,仅从1900年到1917年间,全国各省铸造的当十文铜元就有320亿枚之巨,而清末铜元背面的蟠龙图案版别就超过400种。这无疑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演变,成为了现在洞悉历史变迁的“活教材”和“活文物”。 精品为上 眼下,铜元已成为钱币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但由于铜元种类繁多,数量特别巨大,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铜元收藏敬而远之。由于其收藏难度高,要搞清各个时期发行的铜元所费功夫不小,更何况还有不少的版别和变体等,因此初学者往往会望而却步。 此外,铜元在社会上的存世量也不小,其中大部分的投资价值并不高,多年来价格上涨缓慢。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集邮时,看到市场上的铜元堆积如山,目前一些低档货依然乏人问津。但是,这并不是说铜元就没有投资价值,相反由于发行时的特殊历史原因,有收藏价值的品种仍不少,何况近年来绝大多数人没有正视铜元的价值,使得不少品种的价格处于明显偏低的状况,其投资潜力不容忽视。初集铜元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去伪存真来确定收藏或投资的品种。 一、品相为上这一点对于任何收藏铜元者而言都是座右铭。由于铜元数量极大,且至今不少品种的存世量仍然不菲,所以品相对铜元收藏意义更加重要。毕竟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铜元价格的差异,而且还关系到其是否容易变现问题。因此,铜元表面上任何缺陷都会影响到价格,且在交易中的价格差异极大。 二、注重材质铜元材质自然为铜,市面上的各种铜元中以红铜元最为常见,黄铜元少见。铸造整齐精美、色泽润白如银的白铜币以及铅质铜元,则多属于样币性质,难得一见。 三、面值大小铜元面值很多,以当十文铜元最常见,而当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铜元值得留意。 四、留意错版铜元因铸造原因而出现错版的情况不少,通常铜元上的错版有:英文错误、字母写错、单词拼错等,错版品种的投资价值较高。当然,不少不法之徒也利用藏友猎奇心理,伪造赝品,谋取不义之财,这需要藏家结合历史情况来予以分析甄别。 以上是选择铜元的一些标准,可作为初集者入门的参考。从多年来整理发现,铜元存世量很大,迄今已发现种类约1000种左右,所以收藏者应该挑选档次高的品种,这一点对铜元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收藏正当时 目前,国内收集和投资铜元的人还不多,系统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使得铜元的价格依然处于低位。更有甚者,尽管国际铜价近年来飞涨,但铜元的价格却并没有很大变化,这与近两年来随着银价上扬,同时代的银元价格走高相背离,令人遗憾。 不过,从中也折射出铜元的市场价值明显低估,如现在藏市中一枚普通的“广宝”铜元仅值1—2元,比近年来发行的纪念流通币还要便宜,估计这枚钱币本身铜材也值这个价了。 事实上,由于铜元少人问津,因此一些稀有版别往往鲜为人知,只要仔细甄别,在庞大的数量中会发现不少珍稀品种。如果能以较低的价格买进,应该说是非常好的投资选择,至少目前铜元中“捡漏”的机会不少,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通过对照目录进行遴选,去伪取精,若干年后则会有丰厚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