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地震无情 火花有情

[日期:2008-05-1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郭建国 [字体: ]

图1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县西北55公里处发生了7.8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面之广,人员伤亡之多,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地震是威胁人类生存安全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活动频繁,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的高发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的一些火柴厂出品过不少以防震宣传为题材的火花,通过火柴上的方寸之地,传播防震知识,具有直观、简明的宣传效果。

  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县发生7.7级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地震发生后,福州火柴厂即推出一套14枚的“地震前兆”火花,有“家猫逃闯”、“老鼠闯逃”、“兔儿蹦跳”、“家猪跳栏”、“狗儿狂吠、“牛不进栏”、“马不进棚”、“鸭不下水”、“鱼跳水面”、“鸡飞上树”(图1)、“井水异常”(2枚)、“地光”、“地声”。好似一部地震预测手册。

  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地区发生7.3级强烈地震。由于此次地震被成功预测预报预防,避免了更为惨重的损失,因此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同年营口火柴厂出品“防震”火花一套(图2),盒面为草书“抗震”二字及有震波的地球和“1975.2.4”;盒底为在开裂的地面上,厂房、烟囱依旧林立、汽车正常行驶。

  我国对地震的研究拥有悠久历史。东汉科学家张衡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1981年上海火柴厂出品10枚一套的“防震”火花,其中第二枚就以张衡和他的地动仪模型为图案(图3)。

  1983年福州火柴厂再次出品“防震”火花,全套15枚。以宣传画的形式,组成一部袖珍“逃生”指南。如“地震时务必远离高压电网”(图4)、“地震时尽快移到空旷地区”、“地震时组织群众撤离住房”、“地震时避免通过悬崖峭壁”等等。

图2

图3

图4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谈谈流通纪念币中的“四小龙"
下一篇:紫檀木雕弥勒佛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