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园林之桥美不胜收(集邮报)

[日期:2008-05-15] 来源:集邮报   作者:甄树隆 [字体: ]

    中国园林设计中,素以亭台楼阁、桥堂廊榭等建筑为主要依托。其中,桥的造型不仅多样、独特、优美,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串连景点,联系交通,方便游览,是桥的首要功能。如苏州城内有168座古桥,其中,留园、拙政园、狮子林和沧浪亭等四大名园中,几乎所有濒水的景点均被各式各样的小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桥为线、曲折回环的统一整体;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内金水河,上跨5座石桥,与天安门前的3孔金水桥内外呼应,连成一线;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T144之三),有曲桥与“我心相印”亭结为一体,景色非同一般;广东顺德的清晖园(1998-2之三),既有江南园林的布局格调,又具备岭南亚热带庭园的特色,全园共有亭台楼阁、厅堂池榭十多座,均以曲桥、走廊、池塘、假山相连或分隔,构成了山水之间幽深清空的意境;承德避暑山庄的水心榭(T164之二)一带的塞湖湖面,被洲岛分割成几个小湖,岸边草木繁茂,自然曲折,湖面上分布着月色江声、如意洲、青莲岛、金山等十多个大小不同的洲岛,其间多有小桥连接,展示了山庄湖泊的多姿风貌;北京北海的水安桥,显然是联结团城与琼华岛的纽带(特15之二);还有浙江普陀山的南天门,孤悬入海,极有特色,一座环龙桥将其与岸连通后,即可引游人登临胜景(1999-6之二)。   

 

具有人工美造型的桥,不仅是园林水面的重要点缀,而且自身也是舒展多姿的优美景观。如杭州西湖的苏堤六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等6座淡青色的石拱桥,由南而北,一线铺开,在烟花草丛中,半隐半现。春季来临,漫步堤上,翠柳轻风,碧桃吐艳,春风拂荡,百鸟合鸣,实为一处令人迷醉的佳景。而位于西湖白堤东端的宝祜桥,青石护栏,独孔拱形。每当冬末春初,积雪未消,桥心微露,如折似断,因有“断桥残雪”之称,为天下少有美景(T144之一、四);扬州瘦西湖的大虹桥,连着西园曲水与长堤春柳,宛如彩虹飞跨两岸,故名。此景曾吸引清代数干文人墨客登桥吟诗作赋,后竟成卷三百,并绘有《虹桥揽胜图》传世;太湖的寄畅园,以借景、引泉、掇山、理水见长,建筑洗练,以少胜多,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站在该园七星桥上,即可见无锡锡山之巅的风水宝塔——龙光塔。此景被借入园,乃七星桥之功(1995-12之四);苏州的网师园,有座引静小桥,仅长2.4米,宽0.96米,却具有大型石拱桥的全部结构特征,堪称奇观(2003-11)。   

 

园林之桥的形制也有多种,但大体上可分为几种类型:   

 

拱桥如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的西堤六桥。此系仿造杭州西湖苏堤模式而筑,其中尤以半圆高拱的玉带桥最为优美。它建于乾隆年间,桥面呈双曲抛物线弧形,桥身和护栏均用汉白玉大理石雕琢而成,色调明快,线条流畅。它那半圆的桥洞和水中倒影,虚实相映,宛如一轮明月在水面浮动,十分诱人。其东部昆明湖中的南湖岛,素有“海上仙山”之誉,有一座长150米、宽8米的十七孔桥与岸上相联。该桥亦于乾隆年间建成,为联拱石质结构,状若长虹卧波,绚丽清秀。在两边桥栏的望柱上,雕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怪兽,给石桥增添无限情趣(特15之一);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亦为玉带状拱桥。它长24米,宽2.4米,上围24根栏柱,上下都为24级台阶,处处暗合“二十四”之意。此桥置于山涧、栈道、曲桥、方亭之间,错隐藏形,朦胧神奇,颇具诗意(1998-26之二)。   

 

平桥山水园林中的这类平桥比比皆是。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杭州西湖、太湖和岭南庭园等皇家或私家园林中随处可见。它们或由木料搭建,但多为石条石板铺就。长者几十米或十几米,短者只是一块石板而已。跨溪越池,随路而建。桥下流水淙淙,鱼虾嬉戏。四周翠柏青藤,碧草繁花。有的设扶手,有的无栏杆,连结着几多景点。各式建筑,将园林联成一片。如北京颐和园谐趣园跨越玉琴峡的两座平桥,一在峡口高处,一在濒临湖面,均以青石板铺就,很有代表性。   

 

亭桥如北海太掖池边于明代修建的五龙亭,中有曲桥相连,犹如5条彩龙在水边嬉戏腾跃(特15之二);扬州瘦西湖畔的五亭桥,更是情趣盎然,风韵别具。此桥原名莲花桥,是1757年扬州盐商为迎接乾隆下江南而建的五亭。中亭略高,四亭分列,朱漆黄瓦,造型别致。亭间用廊相连,中亭瓦顶重檐攒尖式,亭上有宝顶、四角飞翘,似飞鸟展翅,栩栩如生。五亭桥身则为拱券型,由三组不同拱券组成15孔,其形纤巧,玲珑剔透。每逢皓月当空之际,从正侧桥孔观望,每洞各映一月,众月衬桥,银辉一片,使湖景更为美丽。   

 

廊桥如太湖的蠡湖景区,将渔庄和蠡园联在一起的千步廊桥,是颇为有名的。它贴水而建,犹如行船。两面画窗,变化万千。透窗浏览,景观无限。廊壁上还嵌有苏轼、米芾的书法砖刻,极富人文色彩(1995-12之三);广东番禺的余荫山房,以浣江跨绿的单拱廊桥为界,既分隔了全园东西两个景区的空间,又联系了西区的深柳堂、临池别馆与东区的八角堂、即玲珑水榭等主体建筑的交通,构成了一幅画中有画、景中有景的绝妙画面,是岭南园林中一座风格独特的临水建筑(1998-2之四);还有四川峨眉山,在进入伏虎寺建筑群之前,有3座格调不同的廊桥引导游入进山。作为游览的序幕,为整个景区的美丽壮观做了很好的铺垫(T100《峨眉山风光》)。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瑞金奥运火炬传递纪念戳、连体戳
下一篇:三国文化周暨《曹冲称象》特种邮票首发式将在许昌举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