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方曾叁紫砂加彩大壶(清)

[日期:2008-05-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清 方曾叁紫砂加彩大壶

    规格:长28cm、宽19.5cm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两句诗无疑是这把壶所现景致的最好写照。但见蛱蝶在花间穿梭,尽是如锦似绣的彩影璀璨。深褐色的紫砂铺地,粉彩蝶花倩倩,带给你一片明媚。

    该壶有笠状盖,圆珠钮,钵形腹,三弯流,正耳把,圆笔篆书方玺款。长度有28厘米,形制较大,故称大壶。

    其显著特点是紫砂加彩,深色铺垫下是浅色的花蝶,色调搭配有鲜艳夺目的效果;而粉彩也有粉红、粉黄、粉绿到粉蓝等几个主色调,相互参差错列。

    与此壶纹饰相同者有同时代邵正来款紫砂加彩壶,形体稍小,造型圆润。

    任何艺术形式都需以独特的魅力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紫砂上加彩施釉虽然使紫砂器变得艳丽缤纷、别具一格,但同时也良莠不齐,出现了过于繁缛甚至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紫砂艺术本来面目的现象,本末倒置,难免引起文人玩客们的非议。吴骞在《桃溪客话》中就评论说:“阳羡茗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百余年来,名辈既尽,时工所制,率粗俗不雅,或涂以黄丹,无一可以清玩。”阮葵生《茶余密话》更云:“近时宜兴砂壶,复加饶州(景德镇)之鎏……光彩照人,却失本来面目。”紫砂茶具之美,美在其天然色泽,如果所装饰的色彩与其不谐调,甚至趣味庸俗,就不只是画蛇添足的问题,而是艺术发展方向问题了。紫砂彩釉壶尽管出了不少名作,终因粗俗不雅者太多而未得到广泛流传,但这也反过来说明其中精雅者的可贵。

    方曾叁(亦作“方曾三”),雍正、乾隆间制壶名手。有高圆式壶、点彩壶等传世,底钤“方曾三制”阳文篆体方形章。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紫檀嵌玉八卦如意
下一篇:清乾隆·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