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4-28 14:00
■这些古玩看起来很诱人,不过真假难辨啊。 厦门网讯 花几百元买到价值几百万元的真古董——这类“捡漏”的神话在收藏者中口口相传着。记者问了许多资深的或者刚入行的收藏者及经营户,每个人都摇着头:“我可没这个运气。” 本报最近连续开展的《花2万元买到假青花瓷,能退换吗》系列报道,引发市民对古玩收藏的热议。 许多收藏者说:现实的情况是,被假古董骗得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那些做梦都在“捡漏”的收藏者,花了数十万甚至千万元,买了一堆甚至半个别墅的古玩,在专家看来,往往“找不到一件有收藏价值的”。 不过专家安慰道:“假以时日,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也会成为宝贝,100年后就算古董了嘛。” 这些天,记者询问了多家古玩商场,他们都说自己有明清的宝物,包括瓷器。一名经营者说,“我凭我的眼光买下一件东西,我认为是明清的我就当作明清古董来卖,谁能说我不是” 一名不透露姓名的经营户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一个专门收藏玉器的老乡,有一次去新疆花12万元买回一件玉观音,向老乡们显耀。但那些同是收藏界的老乡们断言,他看走眼了,这件玉观音至多值7000元。这个收藏玉器的老乡当场变脸,大骂老乡们眼光差。至今他依然在店里摆着这件玉观音,开价50万元。“你说,是他眼光差还是我们眼光差?他卖掉了就证明是我们眼光差。” “古玩市场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不知名的经营户又举例说,他隔壁的一商户收购了一张古床,周围的经营户都认为也就值一两万元,“人家就卖了100多万元。你怎么说。”“收藏市场就是这么回事,买主的眼光才是评判价值的最终标准。” 专家提醒,新入行的收藏者,应该到有历史的老店或者有信誉的拍卖行购买藏品。 文/图 记者 廖桂金 记者互动邮箱:ylqlgj@163.com |
|
[来源:厦门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