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20日 13:14: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4月19日专电(记者蔡玉高)中华指纹博物馆4月18日在位于南京安德门的江苏警官学院落成。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业指纹博物馆,该馆向人们展示着指纹的奥秘、指纹应用历史以及现代指纹技术的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据了解,人类的指纹是因为凹凸不平才有立体感,纹路因此而产生,凸起的纹线叫乳突线,凹陷下去的地方叫小犁沟,指纹按中心花纹和三角的形状可大致分为“弓”“箕”“斗”。中国的指纹技术运用至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从未发现有相同指纹的两个人,这被指纹专家称为“永不失误的证明形式”。
刚刚落成的指纹博物馆内共有1500余件实物和1000多张图片,这些实物和图片都是博物馆从全国征集而来的。博物馆陈列的多件古代陶器引人注意,在这些诸如民房小瓦、长明灯盘、盛器等物件上,都能看见一些清晰的指纹印记,这些指印都是制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有工匠更是由此触发灵感,在一些陶器上用指纹绘制出精美的图案。
据了解,在博物馆展出的实物中,要属清代中晚期到民国时期契约、文书最多。其中一件光绪26年9月14日的审讯记录留下了革命党人的左手全手印。“这说明当时对指纹的运用程度已较高。”博物馆筹备负责人沈国文表示。
除了讲述指纹应用历史外,现代指纹技术的发展也是博物馆展陈的重要内容。我国指纹学专家、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持平表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指纹有了更大的空间。1936年“中央警官学校”在南京马群成立,并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警察教育,指纹侦查已被列入正式课程。目前对指纹技术的应用最多的便是在警方侦查领域,很多案件都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落下的指纹而得以侦破。
沈国文介绍,指纹博物馆展出的图片中有许多珍贵的图片,如民国政要视察“中央警官学校”指纹实验室的图片,以及警校学员学习指纹勘察、提取的珍贵影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