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你用过直径10多厘米的饭碗吃过饭吗?年青一代估计都会说没有,但是在“文革”时期,很多人都是用这种大碗吃饭的,而且,一个人还可以连吃四碗米饭。近日,记者在东莞新塘的一位村民家中,看到了“文革”这个特殊时期的饭碗。
村民陈先生很热情地拿出他保存下来的碗。碗口直径有10多厘米,碗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灰白色。与今天市面上一般的碗相比,尤其显得大而且粗糙。颇能显出这个碗是“文革”时期的产物的是,在碗边印有“一心为革命”五个3厘米的字,在这几个字旁边,还印有两个禾穗连在一起的图案,禾穗的中间则是“增产节约”四个字。“那时候我们吃饭都要一心想这革命信仰。”说起往事,陈先生很感慨。
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个碗是他在文革时期买的,那时候村民的生产热情都很高,走集体化之路,一起干活,每天算工分。但是有一点不好的就是物资缺乏,人们油气少,所以那时候的人都很能吃,一口气吃上四五碗饭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家庭子女多,不够吃,还得吃野菜。
早在10多年前,陈先生的儿子看见父亲在房间里面放着不少“文革”时期的饭碗,于是建议父亲把饭碗扔掉,陈先生不舍得扔,就用报纸把碗包起来放好收藏。 (记者 黎明 通讯员 单辉强 涂婧)
村民陈先生很热情地拿出他保存下来的碗。碗口直径有10多厘米,碗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灰白色。与今天市面上一般的碗相比,尤其显得大而且粗糙。颇能显出这个碗是“文革”时期的产物的是,在碗边印有“一心为革命”五个3厘米的字,在这几个字旁边,还印有两个禾穗连在一起的图案,禾穗的中间则是“增产节约”四个字。“那时候我们吃饭都要一心想这革命信仰。”说起往事,陈先生很感慨。
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个碗是他在文革时期买的,那时候村民的生产热情都很高,走集体化之路,一起干活,每天算工分。但是有一点不好的就是物资缺乏,人们油气少,所以那时候的人都很能吃,一口气吃上四五碗饭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家庭子女多,不够吃,还得吃野菜。
早在10多年前,陈先生的儿子看见父亲在房间里面放着不少“文革”时期的饭碗,于是建议父亲把饭碗扔掉,陈先生不舍得扔,就用报纸把碗包起来放好收藏。 (记者 黎明 通讯员 单辉强 涂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