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文雅可人的砚山(图)

[日期:2008-04-11]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蔡春生 [字体: ]

  所谓砚山,是取自然平底、峰峦起伏而又有天然砚池的天然奇石,供于文房案头。随着砚台的市场行情逐渐被看好,砚山也开始出现在拍台上。在去年西泠印社秋拍砚台专场中,一件明代王士祯、谢彬铭端石砚山就在拍场上创造了73.92万元的佳绩。
  米芾千古书法名篇《研山铭》,讲述了他所藏一件砚山。唐代以前,赏玩奇石主要是园林石峰,赏玩案几供石到宋代才蔚然成风,而唐宋之间出现的“砚山”正好是一个重要过渡。据说米芾那件砚山是南唐李后主创制。当时所说砚山,其材质是灵壁石等天然奇石,并不发墨,是纯粹作案头清供,助添文房雅趣的。但后人心向往之,尤其藏砚之人,倘能得一砚山,岂不妙哉。在西泠拍场亮相的明代王士祯、谢彬铭端石砚山或许也是因这种“砚山”情结,诞生于明末清初能工巧匠之手。
  此砚山六个平面均极为精彩。一面随形刻赤壁图景,雕刻者匠心独运,随形雕刻嶙峋山石,山石上松柏多姿,树木葱郁,还有瀑布湍急,右上角云月掩映,下方一叶轻舟漂于水上,流动着旷古悠远的气息,将赤壁夜游景象逼真再现。中间更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山洞,玩石讲究瘦漏透皱,有此一洞,石顿时显得玲珑生动。这一面设计精巧,雕刻老到,令人称绝。
  另外三侧面留石皮,刻有东坡《后赤壁赋》全文。铭款为“杜君茶村属渔洋山人书,此亦笔耕中卧游之乐也。”可见这些文字是砚山主人杜君茶请渔洋山人所书写。渔洋山人即王士祯(1634年至1711年),其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朱王”,颇富盛名,门生甚多。
  砚台顶部随形而制砚池砚堂,端石发墨如油,可以实用,其功能非古之砚山可比。古砚中以赤壁为题材者,大多清雅可人,而以赤壁题材制砚山却十分罕见。这件端石砚山天成良材厚实难得,工匠巧雕文雅可人,可谓砚林珍奇之品,其能在拍场创出佳绩实在是物有所值。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三大标准投资海外回流书画(图)
下一篇:“我最喜爱的奥运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纪念章”评选启动(市场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