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点燃,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中国将迎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欣赏和研究的角度来欣赏中国已发行过的奥运邮票,领略其中充满无穷奥妙之趣的邮票图案,必将让我们的迎奥生活、奥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通过表决,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上的合法席位。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日,1980年12月26日,J62《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纪念邮票发行,共5枚,邮票图案分别是“射击”、“体操”、“跳水”、“排球”和“射箭”。当时我国这五个运动项目的体育成绩均已进人世界前列,在邮票上集中展示,画外之音虽是“重返”,实乃中国体育实力的体现。这是一套似乎有着先知先觉天才般预见性的奥运邮票。其“天才般的预见性”表现在: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那打破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项目,正是排列在这套邮票首位的“射击”。非但如此,甚至连“男子手枪”的项目也都一模一样。如此罕见的绝妙,是怎么也不能以“巧合”来解释得通的。更有趣的是,这位后来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位奥运冠军的许海峰,还是在这套邮票发行后两年的1982年才进的安徽省队,直到1984年才进国家队,真不知我们的邮票设计家们,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把“射击”排在了5枚邮票的首位。《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这样》一套充满悬念的奥运邮票,引领着广大集邮爱好者透过邮票画面,去了解更多的奥运历史。
如果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邮票让人觉得充满悬念的话,那么J103《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中的巧合更令人叫绝。1984年7月28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1952年来重返奥运会之后,首次派出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的角逐。我国为此发行J103《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共6枚,邮票图案分别为“射击”、“跳高”、“举重”、“体操”、“排球”、“跳水”,同时还发行了“走向世界”邮票小型张一枚。而我国体育健儿不负重望,在该届奥运会上取得了15金8银9铜的优异成绩,一鸣惊人。非常巧合的是,登上这套邮票的6个运动项目全部获得了奖牌,除男子跳高获得是铜牌外,其余5项均为金牌。比赛成绩与邮票发生的巧合是:第一枚“射击”邮票画面是一位女射击运动员,而在本届奥运会上恰巧吴小旋夺得了射击金牌,同时也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奥运冠军;第三枚邮票画面是举重运动员,而吴数德在56公斤级举重比赛中正巧为我国夺得第三枚金牌;第四枚是“体操——鞍马”,面值10分,而李宁在鞍马决赛中正好得了“10分”;第五枚邮票,即倒数第二枚,是“女子排球”图案,而女排所得的金牌又恰好是我国整个所得金牌15枚中的倒数第二位,这枚邮票面值是“20分”,而我国女排在与美国女排决赛中三局比分相加,正好赢了20分。最后一枚是“跳水运动员”,而周继红在跳水比赛中为中国夺得的也是最后一枚金牌。
从J62《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一周年》到J103《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两套奥运邮票均出自女邮票设计家卢天娇女士之手,两套奥运邮票第一枚又都是表现“射击”画面的,一是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位金牌“零”的突破奥运冠军,一是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位女冠军。是邮票设计家钟情“射击”,还是“天才般的预见”,这一系列的巧合让人特别感兴趣,也为中国奥运邮票平添一份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