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当代艺术市场就是“白痴的游戏”?

[日期:2008-04-10]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 [字体: ]

     中国近乎疯狂的当代艺术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呢?近日的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给出了答案:“艺术家花钱请评论家吹捧自己、批量生产作品,然后在拍卖会上买回自己的作品。”


      这篇题为《灌进去、倒出来》的署名文章中,几位中国艺术市场的参与者在《福布斯》记者的话筒前向您娓娓道来:“中国没有真正的艺术评论家”——几乎所有的好评和展览都是艺术家本人用金钱买来的;中国甚至没有真正的当代艺术——有的只是批量化的生产;在竞标自己作品以“保护价格”方面中国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诸如此类的“潜规则”其实早已经是中国艺术市场内部“公开的秘密”。用文中一位知情者的话来说,这只能叫做“白痴的游戏”,但是这个“游戏方案”却在操纵市场的过程中屡试不爽,骗得局外人团团转,共同托起一片繁荣的假象。


      文中的事实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脸上。也许正直的中国人会觉得脸红,会觉得这美国人的“揭老底儿”行径实在有些居心不良,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文中所言都是事实!


      低劣、平庸、无休止的复制——这样的“创作”能叫做艺术吗?用金钱换“马屁”式的评论——吹捧出来的所谓艺术其实一文不值!从自夸到自买,艺术市场就这样堕落成一群小人的游乐场。尽管不堪,但这就是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还在盲目追捧所谓的当代艺术,请先看一看这“流水线”般“制作”出来的天价诞生记;如果你还在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狂飙突进而摇旗呐喊,请先弄清楚里面的泡沫是否能淹死一头牛。


      当中国人为了国内艺术市场的蒸蒸日上而沾沾自喜时,当圈内人为了掩盖事实而编造着一个又一个让局外人入迷的谎言时——一家外国媒体,不远万里,从北京至武汉,从艺术家到经纪人,只为了探听繁华背后的秘密。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是坚持说真话、绝不混淆视听的精神。


      对于这些,中国人自己不愿说、不敢说、决不说!因为在利益至上的艺术市场中,所谓艺术只是个幌子,所谓的艺术家们无非是在打着自己一手买到的招牌招摇撞骗,所谓的业内人士其实就是一群自欺欺人以求从中牟利的投机者。这就是中国时下最热门的市场,在这里,真实、诚信变得不值一钱。美国人很好奇: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凭借着种种艺术之外的手段营造出的节节攀升的氛围,还会持续多久呢?中国人告诉你:会持续很久——“只要人们不要过多地讨论内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世界各国共同发行北京奥运专题邮票
下一篇:福州古玩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