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时间最早的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字第一号“关于发行人民币的通告”,明确发行了人民币五十元和十元券别。
流通时间最长的人民币(纸币)是:第三版,从1962年4月15日至1996年3月1日(银行只收不付)。流通时间最短的人民币(纸币)是:第一版,从1948年12月1日至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
规格最大的人民币是:1957年12月1日发行的10元券(210mm?5mm)。
规格最小的人民币是:1953年3月1日发行的1分券(90mmm?2.5m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419263223297.jpg
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1953年12月发行的伍万元券(两种)。
面值最小的人民币是:1955年3月1日发行的1分券。
面值与版别最繁多的人民币(纸币)是:第一版,从1948年12月1日起发行,总共有12种面值,62个版别。
面值与版别最少的人民币(纸币)是:第三版人民币,从1962年4月15日起发行,总共有7种面值,9种版别。
面值20元面额是:第五版人民币第一次率先面市。
最先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是人民币第一版,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5000元。
最先使用盲文的人民币是第四版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
最先印有“开国大典”图案的人民币是:1999年9月20日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发行数量为6000万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419265715337.jpg
最先发行三联形式50元纪念钞的是:人民币第五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发行量为5万套。
最先单独采用毛泽东主席头像的人民币是:第五版人民币。
最先发行的塑料钞票是:迎接新世纪塑料纪念钞。
总之,钱币的文化知识内容极其丰富多彩,确实是个道不完、说不尽的课题。以上,只是笔者参阅平时收集的部份有关资料,研究整理和概述的一些浅见。更深层次、更广泛、更有特点的钱币的文化内涵,有待爱好者们不断共同研究、挖掘。
(钱币报)